第四百二十四章 相對(2 / 2)

要不是當時經濟危機,保時捷家族占了點理。

估計,集團早就被製裁了!

德國人可沒有華夏德粉們一廂情願的那麼友善對華強硬可是德國在歐盟一貫堅持和宣稱的策略。

而且相對於其他那些邊邊角角的技術,核心的發動機技術對方肯定要留一手吳奇則更在意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技術!

“在和華中科大建立聯係後我們在電機技術上的積累,已經可以做到實際應用上了……”

曾榮清和吳奇詳細地說著現今麵對的情況。

電動機發展了近百年時間早已完成了實用技術積累,隻不過斯柯達是個門外漢即使大眾自己有電動汽車技術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轉讓出來。

倒是國內,近些年電動車行業爆火,在電池技術能夠支撐的情況下,國內的電動車一下就普及開來成為了人們在街頭巷尾都能看見的交通工具……

曾榮清也有過進入電動車行業的建議。

不過最後還是被吳奇否決了。

雖然行業看著很紅火至少還能再熱五六年,可行業競爭者太多,大大小小上百個品牌,已經快有紅海行業趨勢了,公司收購一家麵臨激烈競爭大概率會在洗牌中被邊緣化,這完全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舉措……

電動車的製造技術水平還是太低了沒有技術門檻的行業吳奇不他喜歡。

不過電機生產技術倒是沒什麼困難,而且國內的工業品類實在太齊全。

曾榮清在了解情況之後都開始考慮要不要自產?

因為他實在沒有信心把成本壓得比對方的批發價格還要低……

不過最後思量再三,並且在吳奇要求下電機這種核心部件還是被納入了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技術革新,不然等著對方推進技術研發,實在是不太明智的舉動!

在社會的高度發展之下,技術分工是必然的選擇。

但吳奇麵臨的是一個全新行業,不是所有人都有繼續膽量跟進的……

比如為斯柯達提供電機樣本的公司,在投入重資研發了新能源汽車電機後,卻因為其他技術水平沒有達到應用的標準,最後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推廣還是遙遙無期,俺麼這家公司前期研發投入不是打水漂了嗎?

所以想要推著對方在項目研發中投入不能太一廂情願!

隻有像智能手機這樣已經相對成熟的行業,已經在市場中證明了會受到歡迎的科技產品,在安卓電子科技的強力整合下才能推動國內手機公司,開始對智能手機科研項目開始分工研發合作共進……

而新能源電動汽車這種前途未卜的行業,隻能由曾榮清和斯柯達來填起這個大窟窿了。

“量產還有什麼困難呢?”

吳奇雙手環抱皺著眉盯著工廠。

在這兒投入了資金和心力,遠不是其他分公司能比的,所以他也在期待著能成功……

“額,電池方麵還不太穩定。”曾榮清實話實說,在吳奇麵前說話,也不需要對他隱瞞,尤其是汽車這個行業,對安全要求本來就比較高:“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多次調試後的電池控製技術,已經基本可以穩定在適航200公裡內,隻不過電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實在得不到保障……”

吳奇也見過曾榮清給他發的事故錄像。

鋰電池在實驗汽車內自燃,五分鐘後就濃煙滾滾起來,十分鐘就有明火在燃燒了,三十分鐘後,整輛車就燒得剩個骨架子了……

整個視頻,曾榮清沒說什麼狠話,但是吳奇知道這玩意絕對不能上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