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采納建議(1 / 2)

第四百七十七章

魔都,浦東。

一座略顯古樸的小院子,黑色的鐵藝柵欄縫隙裡,伸出了些許嫩綠青枝,大門掛著一張黃銅鏡麵牌,上麵書寫著“蘋蘋零售食品檢測中心”。

院中的七層小樓內,最高的一處房間裡麵。

劉院長穿著白色的大褂,聽著麵前的總部的來人,說道:“這次過來我們主要是為了問詢一下,檢測中心到底有沒有那樣的心思和底氣?”

劉院長的年紀五六十了,戴著一副厚厚的大眼鏡。

在食品行業深耕了多年,最後還是回校教書去了,也就是蘋蘋零售三顧茅廬,才把讓從學校裡請出來,並在幾年前圍繞著魔都,建立起了完備的檢測體係。

可以說,吳奇是一切的源頭,可劉教授確實一切的核心,在這件事他本身有很重的話語權,對於公司的決策有很大的乾預度,所以必須要提前考慮他的意見。

“這件事。”劉教授沉吟了一下說道:“檢測部門全國設立了六大院所,三十多處科室級彆的檢測所,總共工作人員也有三百餘人,在人員儲備上……在民營領域中,我們堪稱第一了,一直以來由我們發布的質檢報告,也成了行業友商和消費者評判的重要工具……”

從幾年前的三聚氰胺的牛奶一戰成名之案,再到陸續幾年內的大大小小案子下來……

檢測所已經建立了初步公信力。

這還不是那種日漸衰退的公信力,央視的315也曾有過類似公信力,隻不過後來的315也漸漸被公關了,可檢測所得公信力一直沒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它獨立於零售體係之外,雖然掛著“蘋蘋便利”的牌子,可是就連蘋蘋便利他們也不會留手。

劉教授知道公司每年花在檢測所的資金,也在天機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多人的微詞和不滿,就連檢測所內部也有人提議檢測所‘盈利’的想法。

怎麼盈利?

還不是接受公關嗎!

某生產麵包的集團,檢測防腐劑超標了,手抬一抬讓它過了,然後產品上架銷售,品牌捐贈和讚助回饋,檢測所不就盈利了嗎?

可華夏的食品質量安全底線有誰守護呢?

劉教授肯定不遠走這條路的。

雖然隻要選擇走上這條路,他肯定很快就能發家致富,還能功成名就、名譽載身,可這並不是他的追求……

要是追求這些,他也不去教書了。

“劉教授,你怎麼看?”

在對麵的詢問下,劉教授回過了神,有些猶豫地說道:“吳董,他有把握嗎?”

其實,他覺得這樣挺好的,至少給華夏食品安全打了個‘及格分’。

而吳奇想的是更進一步,開始給華夏食品打‘六十分及格’、‘八十分優良’、‘九十分優秀’和‘一百分滿分’,這觸動的蛋糕和利益可比‘六十分及格線’大得太多了!

檢測所之所以能在那個時代守護全華夏人民的食品‘六十分及格’,主因還是各類劣質食品難辨真假在市場上橫行無忌,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焦慮已經上升到一個層次,就連當時的政府部門也對食品安全問題焦頭爛額,試著引入民間力量快速清理華夏的問題食品,還國內食品行業一個澄清地藍天……

甚至於,部分友商也是看在這種情況下,對集團的這一舉動冷眼旁觀。

因為當時他們麵對的是整個問題食品灰色勢力的反撲!

而吳奇本人光環加身,選的又是三鹿時間點,切入的角度也夠巧妙,本身也是商品變現終端,所以設立自己的‘及格線’,乃至試圖推廣為全國的‘及格線’,也隻是有不少部分的‘灰產’勢力在反撲……

最後,還是被掌握了部分互聯網媒體輿論權的集團擊敗。

可這次的對手、敵人、中立方、朋友都不一樣了!

這一次的目的更廣,麵對的困難也更大,說實話,劉教授也沒有信心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