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安泉語塞了:“那和平教?”
“人家當年也想著世俗化,可是最後發現這麼搞不行。”吳奇說:“而且科學技術和宗教矛盾不大,現今社會,有哪個領導人不知道科技的好處呢?”
“隻有能不能發展科技,不存在發不發展科技!”吳奇說:“就連島上的三胖都知道,自己要發展科技強大自身,更何況資源更豐富、體積更龐大、人才更多的伊朗呢?”
最後,結束。
哈魯尼都沒有怎麼care以色列。
不過也對!
這是個敢懟美利堅的狠角色,對他而言,以色列不過是美利堅的狗罷了……
真要是拉開了打。
前期可能因為裝備差而處在劣勢,可是他在後期能把以色列給拖死……
會議進行到這兒也要過半了。
國內的人士也陸陸續續準備回歸了,領導發表了一通演說就離開了。
嗯,領導沒那麼閒,露個麵就去彆國,走訪一些東歐國家。
吳奇看著領導走訪的幾個國家。
在地圖上一標點。
一劃線……
“嘶?”
“怎麼了?”
安泉抬頭問道。
“沒有,你繼續。”吳奇把她的頭按下去說:“我好像看到了新的絲綢之路啊?”
果然。
很多東西是有章可循的。
而且上麵也發現了國內烈火烹油的盛況下,存在著何等的令人不安的危機和恐懼!
居安思危,古人老早就說過了!
2014年前後,正是華夏最‘紅火’的時候,經濟接連超過了德國、日本兩個國家,一舉躍上了全球第二經濟體的寶座,還獲得了‘世界工廠’的鼎鼎大名。
08年奧運,重塑了民族自信,10年世博,展示了華夏風采……
煥發勃勃生機的華夏經濟,與被次貸危機重創的世界,簡直形成了兩個極端的鮮明對比!
盛極而衰,上麵是明白的。
更何況,美利堅的‘60%理論’,在國際外交領域可是鼎鼎大名的……
美利堅見過隻有二百多年,但從曆史上看,它對競爭對手的遏製可以說駕輕就熟。
上世紀,美利堅曾有兩次被對手趕超的焦慮。
一次是毛熊的GDP一度超過了美利堅的60%,美利堅加大了對蘇聯的遏製,同時蘇聯也犯了致命的錯誤,導致了最終的解體。
第二次是日國的GDP一度超過了美利堅的60%,引發了美利堅的警惕,逼迫日國簽署了‘廣場協議’日元升值。加上日國政府誤判形勢,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造成了大量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當泡沫破裂之後,日國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
由此可見,GDP的‘60%’就是美利堅的紅線,誰要是越過這條紅線,美利堅就會毫不留情痛下殺手,這與挑戰者的意識形態、政治製度或是韜光養晦無關。
而2014年!
華夏的GDP首次超過了美利堅GDP比重的60%!
尤其是華夏的經濟增長速度和潛力遠大於以前的競爭對手,很有可能在預見的將來超過美利堅。
在這樣現實的大背景下,美利堅發動得可能更早!
華夏國家的上層看似古井無波,看內心估計早已做好了一些打算……
“啪!”
吳奇一拍桌上的地圖。
“看來我也要提前做好被衝擊的準備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