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外成功的生意(2 / 2)

“服裝等輕工業是我們國家工業的起步,當年上億件襯衫才換一件飛機回來,可是給我們這代人很大的衝擊啊,等我們長大之後,國內的服裝業已經開始衰退了,不僅自己的品牌沒做起來,就連製造業也開始衰退……”

沒錢看?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免費領!

吳奇和林湘竹說這話,回頭問這個林老板:“林總,用工成本是不是在上升?”

“是啊!”

林總點了點頭。

“你們家的廠在彆的國家開了分廠嗎?”

麵對吳奇的問題,林總猶豫的點頭。

“嗯,準備在越南開一家……”

“越南啊!”吳奇問道:“當地的條件怎麼樣?用工可能比國內便宜,可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當地的執政水平,以及稅收都是很大的影響……”

林總搖了搖頭說:“我是沒有精力管這些事情了,這事我一個侄子再管……”

“如果吳董你想知道的話,我可以仔細問一問這事?”

“哦,那到不用。”

吳奇搖頭拒絕了說。

“我隻是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驅使著你準備他廠子轉移到其他國家呢?”

“因為人越來越不好招了啊!”

林總歎氣道。

“還不僅是工人工資的事情,就拿我這個廠來說,人數最高的時候,一共有兩千三百人,現在除了去越南的,身下的也就一千出頭,我增了不少機器之後,才勉強填補了人力空缺,我在門口的找人廣告,可一直都沒有撤下過……”

吳奇頷首。

他大概知道了原因了。

內地的各種行業發展起來後,吸納了沿海的廉價勞動力……

沿海的工資雖然可能比二三線的老家高一些,可沿海的消費也比老家要高不少啊,再者,粵東一線的房價已經讓人絕望,沒人願意在一座買不起房的城市工作,於是為林老板工作的廉價勞動力,紛紛回到老家自謀出路去了……

這種情況下,這些輕工業主們也尋求自救。

除了把廠子搬遷到二三線乃至內陸城市外,也隻有尋找另一個能代替華夏的人力市場了。

印度、東南亞、中南半島!

其實,在吳奇眼中,商業問題很簡單。

歸納起來就是,‘原材料-生產-貿易’這三個基礎的商業模式……

全球化的今天,原材料有原材料的商業體係,而生產也有生產的商業體係,貿易自然也有貿易體係。

改開三十年,華夏頂多掌握了半個生產體係,而原材料和貿易體係被人握的死死的。不過華夏比較有優勢的一點是人多,全球現如今就沒有能承接華夏產業的公司,隻有把產業一個個拆分後承接的‘國家孤島’……

印度?

去過印度的吳奇知道。

印度有點類似於用民族化聚攏起來的國民政府……

你讓民國政府發展工業?

執行力夠嗎?

再者,時代環境已經不一樣了,誰又願意印度安穩承接華夏的工業呢?

吳奇不是一直在‘搗亂’嗎?

他寧肯把產業一片片拆碎了撒在南洋的島嶼上,也不願把產業整體轉移到了印度去。

當然,轉移到華夏比較有影響力的中南半島國家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世界貿易體係被歐美瓜分,我們從來沒有掌握貿易,現在原材料也被限製了,廉價石油、優質鐵礦石、農牧業產品,都是能輕易卡我們脖子的物資啊!”吳奇有些感慨地說:“我並沒有阻止我媽做服貿生意,就是因為我們國家做得很爛,做了這麼多年還是做代工,一個響亮點的品牌都沒有,更彆說經營全球貿易體係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手機版網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