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突如其來的雨(1 / 2)

經過整整三天的收割,奶奶終於把屬於她的那點田裡的稻子割完了。幾天下來,原本層層疊疊高高低低,波瀾壯闊生長在一片片田野的金黃稻穀,被勤勞的農家人在一陣陣揮動的鐮刀之下,漸漸隻留下一紮紮稻樁裸露在稻田。

借著天氣晴朗,日頭高照的氣溫,稻子在田裡簡單晾曬過後,就被奶奶抱上田埂,用早已扭好的瑤繩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後用擔子慢慢挑去打穀場。

打穀場就是一塊很大的平整場地,它需要先將泥土挖開,澆上水,或者乾脆等下雨過後,當泥土半乾不濕的時候,牽幾頭大牯牛,套上石滾來回碾壓,直到泥地平順不積水為止。

等到曬幾個太陽後,場子乾爽龜裂,再用牛糞兌水澆注縫隙,這樣,打穀場才算大功告成。在鄉下,幾乎每家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打穀場,奶奶家的打穀場就在河堤下邊,那裡沿著河堤一個接一個全都是壓得平平實實,光溜寬闊的打穀場。

因此每到收稻子的季節,這一長溜的打穀場也是小朋友們最愛的遊樂場。

此時的打穀場多熱鬨啊,稻穀穗捆成一堆一堆的小山,到處都是脫粒機轟隆隆的響聲。人們將一捆一捆的稻子拆開,慢慢從機器的這一頭推進去,那一頭就會噴射出一條由稻穀組成的黃金瀑布。

小南瓜和小呆瓜有時候調皮就會跑到瀑布邊上蹭一下稻雨,那穀子一粒一粒打在身上,乒乒乓乓,有點疼又有點癢,特彆好玩。

脫粒機不是每家人都有的,一個村裡有時候都隻有一兩台,都是輪流租借著用,因此除了停電和偶爾機器的休息調試外,打穀機的聲音會轟鳴不止,通宵達旦,往往在那些農忙秋收的日子持續到天明。

小南瓜最喜歡晚上打穀了,這樣她就可以窩在新打出來的稻草堆上睡覺。這個時候的夜晚還是有些涼的,小南瓜不得不抱緊稻草,或者整個人都鑽進稻草窩裡去。

這樣,她整個人都與這些新鮮的稻草聯結成了一體,切身感受到稻草柔韌的身軀和醉人的清香。新稻草的香味,它不同油菜花那般濃鬱和纏綿,也不同荷花那般滲透靜謐的芬芳,那是一種很難用言辭去形容的迷人味道,就像躺在了媽媽的懷裡。

稻子打完後,就進入了晾曬階段。大家都把打好的穀子均勻地攤開來,曬在打穀場上,形成一片一片金黃的色塊,與打穀場旁邊一排排蒼翠的樹木形成對比,非常美麗壯觀。

這個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家家養的小雞和無處不在的麻雀們了,它們會成群結隊跑來尋覓美食,一不小心這些辛勤勞作出來的穀子就能被它們吃掉好多。

所以小南瓜此時的任務就是守在打穀場上驅趕小雞和小鳥,偶爾還要用木耙翻動一下穀子,讓它們曬得更加均勻。

小南瓜還挺喜歡做這件事情,她帶著個小草帽,打著赤腳,拖著一根長長的木耙子,從穀子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身後就出現一道道金色的波浪。

她可以一會把這波浪變成豎著的,一會又變成橫著的,興致來了還可以把它拖成圓圈圈……總之,這一灘穀子就是她的專屬畫布,隻要奶奶沒看見,她便可以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小呆瓜家沒有穀子可曬,這個時候他就會和小南瓜一起守著這灘穀子,一起在上麵作畫,一起將小雞小鳥們驅趕得到處亂飛亂竄,然後他們就會發出咯咯咯的笑聲,久久回蕩在開闊的穀地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