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年味兒(1 / 2)

重來1976 北冥蝦米 6380 字 2024-03-11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來1976最新章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春節前,全家人估計除了秦詠梅,都在思念南方的小夥伴們,還有南方的親朋好友們。

白家在南方老家是個很大的宗族。

每年春節祭祖的時候,各房長子長孫都要來上千號人。

祭祖後的宴席也要擺50張桌子。

為了應付祭祖的開銷,白家先祖甚至專門留下幾畝田地,用田地的收成來補充開銷。

白策是家中長子,也是五大房人中,第三房的長子長孫。

眼下,白策到了北方,老家的祭祖事宜就得交給白策的二弟白正明操勞了。

白策上麵還有三個姐姐。

按照老家的稱呼習慣,這三個姑姑,白客他們哥兒幾個應該叫大爸、二爸、三爸。

不過,白客他們隨媽媽秦詠梅。

隻稱呼大姑、二姑、三姑。

不然叫大爸、二爸、三爸的話,白客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姑父們了。

眼下,在老家,白客也隻剩下三個姑姑了。

除了三姑外,還有四姑和七姑。

大姑早年參加蔣經國青年軍,跟著國君跑到寶島去了。

因為擔心受到衝擊,上一世白策保守這個秘密直到去世。

多年以後,直到大姑回來尋親,白客他們才知道這段往事。

二姑也是個當兵的,參加的是解放軍,後來成了軍醫,轉業後到了桂州。

秦詠梅之所以能以一個高小文化、服裝廠工人的身份當上民警。

除了劉縣長說的她從小比較虎,還跟這些親戚裡道的身份有關。

比如,秦詠梅的三哥就是鐵路警察。

白策又是轉業軍人。

而且,白策的三姐夫是老家當地的公安局長。

當然,白客他們兄弟幾個倒沒像他們老爸思鄉情那麼重。

他們更思念的是小夥伴們。

南方人宗族觀念比較強,白客他們的堂兄弟堂姐妹和表兄弟表姐妹一大堆,平時在一起十分熱絡。

白宗、白賓、白寧他們三個在南方已經讀過幾年書了,要好的同學小夥伴也是一大堆。

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不到半年,想重新建立起友誼也不太容易。

全家人除了白宗擅長交際外,白賓和白寧都有些內向,融入新環境且得些時日。

尤其白賓,適應環境能力比較差,甚至到了成年幾十歲以後,依然有比較濃重的南方口音。

白賓的老婆叫王慧,在白賓嘴裡就變成另一個大明星了,成了大家調侃的一個梗兒。

當然,大家也思念南方的山山水水。

畢竟南方的山水跟北方是大不相同的。

南方一年四季山青水綠,生機勃勃。

北方有大半年的時間都草木枯萎,一片蕭瑟。

不過,隨著春節越來越臨近,大家都漸漸被節日的氣氛所感染了。

也漸漸感覺到,北方的春節其實比南方熱鬨,而且內容豐富。

拿吃的來說。

南方也就打一打糍粑,包一包湯圓。

北方就多了去了。

烀豬頭、燉大鵝等,隻是小前奏。

真正開始的是麵食和走油。

秦詠梅雖然不會做飯,但做這些事情卻很拿手。

先是蒸麵食。

把饅頭整成各種形狀,有的像魚,有的像壽桃。

當地人把這種饅頭稱作駒,就是象棋裡麵的那個“車”的發音。

除了這種奇形怪狀的饅頭,還有豆包、年糕。

這個時候沒有現成的豆沙,所以豆包餡兒都是用紅豆現做的。

紅豆煮熟煮爛了,就兌上白糖用力和一和。

所以,豆子不會全部碾爛的,吃的時候還會是一個個的囫圇個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