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一個年輕的農民推著車子不知所措。
幾個小販還在一旁嘲笑他:“這傻孩子,七五年的瓷器也能當文物?”
七五年?白客腦筋一轉,我靠,不會是七五零一吧?
上一世,白客並不愛好收藏。
但對一些著名的東西,多少還有些印象。
比如七五零一,也就是傳說中的毛瓷。
這一批瓷器雖然年代並不久遠,但做工極其精美,存世量極少。
也隻有計劃經濟時代才能不計成本地做出這種東西。
白客連忙湊到近前。
年輕農民還紅著臉向旁人解釋:“俺村一個下放的老乾部給的,他們家落實政策回城了,懶得帶走,就給俺留下了,說是能換個好價錢。俺還惦記著弄點錢給俺娘瞧病呢……”
這農民跟白宗年齡仿佛,臉蛋兒上還毛絨絨的,一看就是第一次進城。
幾個商販七嘴八舌提建議。
一個商販說:“要不你到日雜商店看看他們收不收。”
另一個商販說:“日雜商店?五分錢一個就不錯了。”
還有個商販說:“其實這東西都個頂個漂亮,日雜商店可買不到。誰要是稀罕,買回家自己個兒用也不錯。”
旁邊的商販反駁他:“誰用這玩意啊,一點都不皮實。”
白客隨手扒拉幾下筐裡的瓷器。
看來真有可能是毛瓷啊。
毛瓷的顯著特征就是梅花。
不管是碗、盤、碟、茶具、酒具等等瓷器統統都畫著梅花。
但白客還是不放心,就故意自言自語道:“真是七五年的嗎?”
旁邊一個年長的小販篤定地點頭:“沒錯,隻有七五零一那批貨才有這樣的做工,這樣的釉彩。”
小哥這個大筐裡有三十來件瓷器,如果五分錢一個賣給日雜商店的話,隻能賣一塊五毛錢。
可是30年後,隨便一件毛瓷都能賣上一兩百萬。
“二十塊!連大筐都給我。”白客狠狠心說。
小哥兒頓時懵了。
“不想賣就算了。”
“賣賣賣,俺想賣。”
白宗立刻拿出幾張大團結,還小聲在白客耳邊說:“要不給他五十吧,怪可憐的。”
白客知道老哥心善,見不得人受苦。
但白客不能壞了規矩。
他從白宗手裡抽出兩張大團結遞給小哥。
小哥誠惶誠恐雙手接了過來。
一旁的商販喊:“還不趕緊謝謝二位小爺!就你這一筐玩意兒,母們五塊錢都不樂得收。”
小哥就差沒跪下來,又是拱手又是鞠躬地:“謝謝二位爺!謝謝二位爺!”
這反倒讓白宗更難受,甩甩手到一邊去了。
老帽推來自行車。
正好他也有個大筐,裝著剛才淘換來的各種大瓶子。
加上白客買的這筐,正好左右兩邊架著,三人一起往回趕。
白宗和白客哥倆在京都已經待了好幾天了,接下來該去安果藥材市場了。
帶著這些瓷器來回走有點不方便,索性就放在老帽家裡,等從安果回來再取走。
哥倆在安果又停留了兩日,與兩三家中藥材銷售商攀談。
他們都對巴蜀的中藥材需求強勁,有意幫助白客,在老家那邊建立種植基地。
白宗白客哥倆跟他們擬定了各種中藥材的品種和價格後,再以電報的形式發給三姑夫那邊。
這安果是北方最大的中藥材市場,不光有各種中藥材,還有各種中藥材種子。
哥倆挑選了幾樣適合老家種植的藥材種子托運回南方。
在安果忙完後,白宗和白客這才回到京都。
老帽早已將他們的瓷器都包裝好了,幫著他們裝進包裡。
“您二位放心吧,隻要沒有大的磕磕碰碰,保證讓你們全須全尾地帶回去。”
白客又讓老帽幫著尋摸比較地道的四合院。
“您儘管留意著,有幾套咱買幾套。”
老帽笑了:“二位小爺真是大財主啊,放心吧,咱會隨時幫您尋摸的。”
回去的路上,白客本來還想繞道去看卓瑪。
但身上背著這些玩意兒,到哪都不方便。
再說白客馬上就要開學了。
隻能速速趕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