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纏綿了兩日。
孫媛馬上就要開學了。
白客也該去探望一下商業夥伴們了。
先來天橋股份審閱一下財務報表。
再來中關村探望劉痣。
這兩年,劉痣他們公司發展起來了。
還蓋起了小辦公樓。
去往他們小辦公樓的路口上就豎著他們公司的宣傳牌子。
全世界計算機聯合起來,英特耐特就一定能實現!
眼下,整個中關村也有一點雛形了。
屈指可數的幾棟樓房上都掛滿各個公司的招牌。
馬路上竟然還有點堵車了。
劉痣的麵貌也煥然一新。
西裝革履,金絲邊兒眼鏡,完全是一副大老板的派頭。
在整個中關村,劉痣眼下的地位堪比龍頭大哥了。
改革開放後,80年代、90年代、新千年,分彆有三次創業浪潮。
第一次創業浪潮裹挾的基本都是城市周邊的農民或者社會邊緣人。
比如像年廣久、牟其中這樣的兩勞釋放人員。
這批人靠的是膽大,但未必有眼光。
到了90年代基本都沉寂了。
隻有像魯冠球、宗慶後之類有超前眼光的人才能繼續存活下來。
還有些像劉痣這樣,手裡抱著金飯碗創業。
雖然也很艱苦,但沒有後顧之憂。
靠能力,靠時勢,很多人到了第三次創業浪潮初期還屹立不倒。
除了劉痣,像張瑞敏、王石、王健林、褚時健都屬於這類。
除了褚時健成了冤大頭。
其他人都靠股份騰挪,成了企業真正的主人。
甚至成了首富。
日後再大言不慚地吹牛逼說自己是白手起家。
看見白客,劉痣挺高興。
“哎呀小兄弟!好久沒見了,我請你吃東來順!”
“您老人家那麼忙,就算了吧。”
“不忙,不忙,我正有事找你商量。”
“哼,我說嘛,無事奉承非奸既惡。”
“哈哈,是這樣,咱們公司打算到港九設立分支機構。”
“好啊。”
聯動公司眼下的業務無非兩塊兒。
左手代理國外的電腦,賣給國內的企業。
右手再用漢卡讓客戶二次消費。
在港九設立分支機構主要目的就是逃稅、避稅。
一邊開源一邊節流,公司利潤自然就節節攀升了。
“聽說你在那邊有朋友,幫我介紹介紹嘛。”
韓盛和老梅在港九的地頭早就踩的哢哢響了。
在白客鼓搗下,他倆在港九還買了不少私人房產。
“哼!給你介紹,你把我的股權都稀釋了,我還給你介紹?”
“不能怪我啊老弟,我們是國有控股,主管單位不讓個人掌握太多的股權。再說股權雖然稀釋了,但總的股份增加很多了。等將來我們公司上市了,你至少能賺100倍呢。”
“哼!老子又不缺錢。”
“哈哈,老弟當然不缺錢了。可老哥我缺錢啊,幫幫忙嘛。”
白客這下明白了。
這老東西到香港開分部一方麵是為了公司合理避稅,另一方麵是想找機會中飽私囊。
“好吧,我幫你聯絡聯絡。”
這不聯絡還好,一聯絡還來事兒了。
“哎呀!我正到處找你呢!”
“怎麼了?”
“你現在在京都是吧,幫我找個人,領他到羊城來。”
眼下,韓盛的關係依然在外經委。
前不久,外經委挑頭,讓韓盛幫中山的一家企業轉型。
這家企業已經虧損200萬,想扭虧為盈絕不是件易事。
韓盛和企業的管理人員商量半天,覺得做電子遊戲機應該能賺大錢。
於是向全國各地網羅人才。
京都電子管廠一個叫都永平的工程師被他們看上了。
經過幾次電話溝通,都永平答應到羊城麵談。
韓盛的意思讓白客帶著都永平一塊兒過去。
走在路上的時候,白客就想:“這名字咋聽著這麼耳熟呢?”
“學習機?永平?”
快到電子管廠的時候,白客想起來了。
這夥計確實是大咖啊!
他的商業頭腦經營才能甩劉痣一個中關村。
劉痣是第一浪起家,第二浪發展壯大。
到第三浪的時候基本就退出曆史舞台了。
而且提拔人才也是武大郎開店那種,專挑聽話的,不如自己的。
而人家永平同學,第一浪趕上了尾巴。
到了第三浪的時候依然屹立潮頭。
他創立的o和v兩個品牌的手機,差點把小米乾掉了。
但知道他的人卻並不多,簡直就是一個大市隱者。
都永平跟林老師類似,也住在廠區大院裡。
雖然都是知識分子,但都永平言談舉止卻透著幾分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