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布局(2 / 2)

權氏是個關門過日子的,不愛竄門,鄰裡有事卻不吝嗇幫襯,人緣倒是不差。

翠花在村裡領的活計,就是幫權氏漿洗衣物,一件一文錢,村中好些人家的小姑娘,都在曹家乾活。

這其中,權氏最喜歡翠花,每月臨近月底,都是帶著翠花進華雲鎮,去縣衙搬衣服回來。

她交待翠花辦的事,正是對付王媒婆的後手。

翠花是頂著去縣衙領活計的名頭進鎮的,王媒婆就算反應過來,還真能上門跟權氏求證不成?

看著翠花眼中閃動的算計光芒,楊彩芽抿嘴微笑,放心的點了點頭。

次日白叔過來打了聲招呼,帶著楊府給的麻布銀兩,趕車往京城而去。

到了午後下晌,大郎邁著小短腿就顛顛上了門。

“彩芽姐姐,翠花姐姐。”大郎甜聲打過招呼,氣色紅潤,神情雀躍興奮,“爹讓我來跟姐姐念書,我,我一定好好聽話,不給姐姐和爹丟臉。”

說著將兜著的衣擺鬆開,小心翼翼將三個雜糧饅頭和三個雞蛋擺上桌。

“這是我娘做的,說是謝謝姐姐們的好意。”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忐忑道,“雞蛋是我自己撿的,專門撿了最大個的。”

大郎再早熟懂事,對柳氏和楊家的糾葛,也隻能明白表麵——自家娘臉皮有點厚,有點小氣,對楊家和對自己一樣,不親近還有幾分不屑和戒備。

說完嘟著嘴,小大人似的輕輕歎了口氣。

楊彩芽一愣,隨即被他這副模樣逗得無聲大笑。

翠花笑著抱起大郎上炕,對著紅撲撲的小臉用力親了幾口。

大郎小臉爬上紅暈,見兩位姐姐毫無芥蒂的歡快笑容,也跟著傻笑起來。

不管是白叔的交待,還是柳氏開竅了,沒必要把事情算到大郎這個孩子頭上。

翠花將東西收好,翻開字帖,指著上頭的字,從最簡單的開始,教大郎認字。

夏末已經了無蟬鳴,院內的陽光卻仍帶著炙熱,如一層薄薄的熱霧罩在天地間。

穿堂風吹過,掀動炕桌上的書頁,嘩啦啦的輕響。

楊彩芽斜倚在炕上看書,聽著翠花和大郎脆脆的認字聲,隻覺得難得的清靜放鬆。

過了兩天,翠花一大早起來,揣著楊彩芽給的銅錢,吃過飯便和吳氏一道出門,自去曹家找權氏。

吳氏出門前已經將剩餘的蘿卜洗淨切好,放在廚房。

量不多,楊彩芽一個人就能醃製好。

家中無人,楊彩芽扯了扯久未開口的嗓子,哼著記憶中的曲調,自在廚房一陣忙活。

翠花回來時還未到午時,廚房裡那口空的菜缸,已經醃上新的酸辣蘿卜。

“找了在南大街的幾個小乞丐,一人給了一個銅板。”翠花連灌了幾口水,才抹嘴道,“還有鎮上媒婆常出入的幾個茶肆,給了跑堂的小二一人三個銅板。把話都交待清楚了。下午我先去權嬸子那兒,把這個月的活計分派完,瞅個村裡人少走動的時間,我再進鎮上一趟,想來也應該有消息了。”

城裡大戶人家的秘密都藏不住,何況是這鄉野村裡。

局已經布開,就等著收網。

楊彩芽雙眼微眯,嘴角微微勾起。

下午大郎過來,翠花不在,楊彩芽便拿出沒蘸墨的毛筆,攤開字帖,描紅示範給大郎看。

大郎明白過來,似乎因為楊彩芽不說話,他也成了啞巴似的,抿著小嘴直點頭。

小身板坐的筆直,拿起筆認真臨帖。

乖巧的模樣,讓楊彩芽有片刻恍惚。

她偶爾在村裡走動,那些小孩子看到她,在背後小聲喊她啞巴,指指點點的嬉鬨。

大郎比那些孩子還小,除了第一次上門時偷偷打量過她兩眼,之後對她不能說話這事,也從未露出好奇,更不會大喇喇的打探。

真是個敏感懂事的孩子。

楊彩芽暗歎一聲,看著大郎,心緒卻越飄越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