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前因(2 / 2)

曹卓被眾人笑得臉色發紅,卻不願打擊大郎,連道“好喝”,大郎聞言更起勁,噗通噗通往曹卓湯碗裡丟糖。

丟糖丟得土豪氣十足!楊彩芽伸手就去揉大郎的小包子臉,幾個孩子笑鬨成一團。

柳氏衝白叔擠眉弄眼:你瞅瞅!我都說楊家好咱家就好,大郎有了分紅,將來娶媳婦的錢都有了。

白叔無語低咳:就你算得精!你要真心靠著楊家,就本本分分的靠一輩子!

兩人眉來眼去打暗語,又是夾菜又是添酒,夫妻之間真真正正心意融合,說不出的和諧暢快。

曹家廳堂傳出的勸酒閒話聲、歡笑打鬨聲,直到夜深雪停,仍久久未散。

===

臨近年關,往鎮上趕集采買年貨的附近居民,還有路過華雲鎮,去京城給主家送每年收成年禮的掌櫃莊頭們,趕著大小車馬,絡繹不絕。

楊家的食肆開張至今,正趕上雪勢轉弱,年前官道上人流往來不息,臘月還沒做滿,收錢的陶罐已經從小的換成了大的。

食肆麵點精細,熱湯甜品正合時宜,價格公道,彆說趕集的人,就是那些路過的行商,返程趕回田莊鋪子的各地掌櫃莊頭們,也有不少回頭客。

等到臘月二十五祭灶日,食肆關門歇業時,不僅做出了物美價廉的口碑,店內熱情友善的服務也是口口相傳。

楊家祭完灶,一大兩小三個身影攤在熱炕上,累得頭都懶得轉,臉上心裡卻都是歡喜舒心——年前這短短一個月試營業,每天起早貪黑的忙活,雖勞累的很,卻換來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楊彩芽躺著寫了一篇狗爬字,往左邊吳氏那裡晃晃,又往右邊翠花那裡晃晃:說明年後開始做肉包子,還有送年禮的事。

翠花使勁點頭,“葡萄酒的錢來的真及時,嘿嘿,我們也能做上肉包子了!肉就找買大骨頭的陳記肉鋪買!”

楊彩芽正是此意,這個月她們又零買了幾次大骨頭,陳屠夫不但記得她們,還依舊大方和善。有生意自然要回報給對她們好的人。

吳氏說起年禮的事,“幫襯咱們的鄰裡得送,李家和徐記劉記都給咱送了年禮,得回禮。方舉人得回份大禮!”

方舉人又幫了楊家一次。

楊家發大財的事一傳開,有感歎的有真心高興的,自然也有眼紅的。雖然葡萄酒早被拉走了,楊家外頭仍時常有彆有居心的人晃悠。

方舉人適時出手。派了得力的管事上門,名為替主家“表彰”吳氏做事勤勉、“惋惜”她辭工之事,實則管事人還沒告辭,就傳出方舉人留了份名帖在楊家,讓她們有什麼難處隻管找縣衙。

這話一出,楊家才清靜下來。

吳氏每次回想起來,都要感念一次方舉人的善心,隻差沒為方舉人立個牌子供起來。

翠花就和吳氏你一句我一句的商量怎麼分多買的年貨,收到的年禮的留哪些送哪些,楊彩芽聽得無聲大笑——她們如今這副做派,怎麼跟揣著糖見人就分的大郎一樣土豪氣十足。

見楊彩芽指指她們比劃著大郎分糖的豪爽模樣,吳氏翠花對視一眼回過味來,回想過往對比現在,也忍不住開懷大笑。

結果到年初四這晚,楊家三口再次攤到在熱炕上,這回連手指頭都懶得抬一下。

今非昔比的楊家,過年哪裡還有往常近十年的冷清,互相拜年竄門迎來送往好不熱鬨。幾天走動招待下來雖然高興,卻是比乾活還累,三人臉上雖掛著笑,卻都懶得說話動彈。

臘月進京回轉的白叔登門時,一副挺屍模樣的三人才紛紛起身招待。

這次除了尋常打賞給白叔家的,楊府竟然送了頗算豐厚的年禮給她們。

吳氏皺眉瞥了眼堆在炕上的大包小包,簡直懶得問二夫人什麼態度,白叔怎麼又耽擱了這麼些天才回來,開門見山問道,“府裡可有什麼動靜?”

白叔心知吳氏這是問有沒有和楊彩芽親事有關的風聲,忙搖了搖頭,話中有話,“沒什麼切實的動靜。倒是三小姐,去年年末定的親事,出嫁的喜日就定在二月十八。”

楊彩芽聽得明白:這所謂動靜,大概和她的親事有關。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吳氏聽到後半句卻是一愣,喃喃念了句“婚期怎麼定的這麼急”,追問道,“未來三姑爺是什麼來頭?”

聽到是剛授翰林院編修官職的新晉進士,吳氏皺著的眉頭鬆開,臉色大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