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司花廳就再次傳出一陣低低的悶笑聲。
===
有曹卓在背後撐腰,又有衙役關照,夜市攤位定的十分順利。
吳氏和翠花帶著白叔和柳氏認過地方,和左右相鄰的小販閒話說笑,等楊彩芽找過來的時候,幾家擺攤的攤主和楊家人的態度已經十分熱絡。
楊彩芽跟著湊趣,和左右攤主打過招呼,一行人又逛了會夜市,便往大車店而去,取車回家。
到了家簡單洗漱過後,一行人就拐去曹家。
玉娘吃飽喝足已經睡熟,楊彩芽和柳氏看過玉娘,便折身返回上房廳堂。
吳氏擺出帶過來的糕點,眾人分茶坐下,權氏笑道,“等食肆開張,我一定去湊個熱鬨。彩芽,要是翻修上頭需要找人出把力幫個忙的,你隻管去找阿卓。我聽阿卓說過,鎮上除了正經扛活的人,還有許多閒幫,這些人衙役多少都認識。你要是缺人手,阿卓沒空,就找王超和馬航,這兩個孩子也是能乾的。”
扛活和閒幫都是沒有固定工作的,零散著接些體力活做,偶爾縣衙出任務缺人手,也會挑幾個身強力壯的閒幫充數,做些無關緊要的打下手的活計。
屬於按件算錢的零工。
楊彩芽聽罷點點頭,“權嬸嬸,這事我記下了。您放心,跟您和阿卓我們可不會客氣,有事相求一定會開口。”
權氏巴不得她不客氣,笑嗬嗬的捏了塊糕點塞給楊彩芽。
白叔接口道,“權姐,趁著請人翻修食肆,家裡打牆加門的事,我們想著,乾脆一道做了。”
刷牆換新瓦這些簡單活計,自家人加上李長貴家來幫忙,隨時都能做。
敲牆麵打木門,還是請專業人士來做的好。
這算是正經動土的工程,依照習俗還要請人算個吉日才好動工。
權氏自然沒有異議,兩家一商量,說定打牆加門的費用對半分攤——門是共用的,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兩家人都不客氣外道,估摸著大概多少花費,由楊家先跟裝修的店家結算,回頭再找權氏拿錢。
門不是隨便開的,眾人在廳內說完費用和大致的動工日期,便齊齊出了上房,去院子裡實地考察。
曹家後院也比楊家大一倍,上房三間正房兩間耳房,左右兩排廂房各三間,正對著上房的南房也是五間。
曹家隻有權氏和曹卓兩個人,除了上房廂房一半做了對雜物箱籠的庫房一半空著,南房則和楊家一樣,用作曹卓的書房。
要打通的是和楊家共用的西牆牆麵,能打通開門的空白牆麵夾在上房和東廂房之間,足足有兩丈寬,因曹家占地比楊家大,空白牆麵對應楊家的格局,倒有一丈寬落在楊家西廂房旁的廚房牆邊上。
白叔蓋過房子,稍一對比丈量,斟酌道,“我看還是靠著權姐家東廂房這頭開比較好,省得挨著我們家的廚房牆麵,開門關門不順手。具體的位置,還是要等人來看過才能定下,我估摸著和我算的位置差不離。”
見眾人點頭,白叔指著曹家南房,笑道,“彩芽和大郎的書房也在南房,這次工匠的活計都交給李二哥家和長貴家的兩個小子做,我們就打算家裡也打些書架桌椅。權姐,守約書房缺不缺東西?要是缺的話,正好也一道做了。”
曹家院落不像楊家原來空了幾十年沒人打理,原來的住家每年都維修過一次,破舊的幾樣家具在買下時也換過了。
東西倒是不缺,不過……權氏聞言揚起笑臉,拉著楊彩芽說道,“彩芽,你那些花樣子我都看過了,樣式新奇顏色也配的好看,我剛才聽你娘說,食肆的圖紙還有家裡要打的書架,你都打算自己畫樣子?嬸子就厚臉皮麻煩你,有空問問阿卓,他要是有啥缺的,你又有什麼好主意,就幫著我家裡一道畫樣子給工匠做?阿卓書房是他自己打理的,我也懶得跑鎮上去問他,你們哪天擺攤得空,你就自個兒去問問?”
吳氏和柳氏一聽,心知權氏這是給兩個孩子製造多見麵的機會,立即不住口的誇楊彩芽心靈手巧,慫恿著楊彩芽應下。
這不過是順手的事,楊彩芽實在想不通吳氏和柳氏這麼熱情是為哪般,被誇得有些招架不住,忙點頭應下。
<cmread type='page-split' num='6' />吳氏和柳氏樂得滿臉傻笑。楊彩芽和翠花對視一眼,齊齊打了個哆嗦:吳氏近朱者赤,好像真被柳氏影響得越來越神神叨叨了。這頭兩個小女孩默默汗顏,那頭柳氏哼著小曲兒一扭一扭的進上房抱出玉娘,笑嘻嘻的和權氏告辭,一行人才告辭回家。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