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嘴裡塞著肉丸子,鼓著腮幫子一會兒給師父夾肉丸子,一會兒掰了喂妹妹,忙活的模樣直逗得眾人一陣笑。
等天井內灑滿月光,虎子幾個和王朝馬航幾個衙役吃飽喝足就起身告辭,一頭要走山路,一頭還得去還借來的大車,省得天色太晚路上不好走。
白叔交待了虎子幾個月底再來找他,好商量秋種的事,親自將一行人送出門。
折身回轉時,桌上碗碟已經撤下,重新上了茶水。
大郎顧不上擦滿是油水的嘴,從懷中掏出賬本就往楊彩芽身邊湊,“彩芽姐,您快看看!這是我和爹商量好的記法,二十公斤一個麻袋,分了我們家上房後的木倉庫一塊,前院的小倉庫一塊,還有權嬸嬸家的一塊,再有食肆一塊還沒記。合計八十畝地的早稻,打了穀子一共是六千三百二十斤!”
除去自家一年的嚼用和兩間鋪子一年的用量,還能剩下過半能拿出去買!
按照十文錢一斤米的市價,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食肆剛開業虧的那點錢,轉眼就補回來了!
楊家眾人笑開了花,柳氏更是樂得直拍大腿,拉著大郎反複跟他確認。
大郎第一次參與到家中庶務,哪裡有半點不耐煩,柳氏問幾遍他就從頭到尾仔細算一遍,母子兩湊在一起一陣嘀咕。
權氏看得亦是滿臉笑,楊彩芽就和白叔商量,“是直接拿現成的米去賣,還是磨成白麵去賣,這事就交給白叔了。至於家裡和兩間鋪子要用的,我看也不用像以往那樣摻雜糧雜麵,都磨成細細的白麵。我看,與其去村裡借磨子,不如我們自己買一套磨子,再多買一頭專門拉磨的騾子,等村南麵那一百五十畝地種起來,糧食隻會更多,自家買一套用著也便利。”
村裡打穀場有公用的磨子用來磨麵,家裡沒磨子的就得排隊輪著用,要是磨粗麵還快些,要是磨細麵就有得等了。
現在家裡寬裕,這個提議一致通過。
一直旁聽的李富貴想了想,接口道,“我看不如這樣,磨子就由我來買,鎮上我也熟,就算是我和我三弟家合送你們的!”
說罷也不管楊家人如何反應,起身衝著曹卓和楊彩芽的方向長揖到底。
這是謝他們替自家討回了裡正一職。
隻說送石磨,沒大包大攬的把騾子也送了,李富貴說話行事分寸把握得極好,實在是讓人覺得熨帖。
吳氏和白叔、柳氏笑著去看楊彩芽,楊彩芽和曹卓忙虛扶起李富貴,楊彩芽想了想沒有拒絕,眨眨眼揶揄道,“李二叔,那我們就不跟您客氣了!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您這磨子可得挑好的送,要是不好用,我可是要退回去的!”
因李富貴正色道謝的肅然氣氛一鬆,眾人都笑起來。
李富貴更是笑聲洪亮,拍著胸脯道,“彩芽,我可是跟你做過好幾筆生意的,知道你是個要求高的!放心,保證讓你滿意!”
楊彩芽就扶著下巴,故作挑剔的挑眉點頭。
曹家天井內又是一陣高聲歡笑。
玉娘卻窩在柳氏懷裡打起了小哈欠,聽著對門李長貴家的熱鬨減弱,李富貴便告辭去李長貴家接家小回鎮上,眾人這才跟著散了。
次日一早,曹卓帶著大郎晨練完,兩家人並到一起用過早飯,楊彩芽便將給兩家人做的雨衣分到各人手上。
其他人都是早見過楊彩芽做的古怪雨衣的,隻有大郎,麵色古怪的拿著雨衣比劃了一下,努力說服自己實用性比美觀性重要,才磨磨蹭蹭的收起他那件小號雨衣。
楊彩芽翻了個白眼:這師徒倆都是不識貨的!
眾人見狀暗暗憋笑,等曹卓騎馬送大郎一起回鎮上,權氏和柳氏便依舊留在家中,白叔則趕著騾車走在前頭,和楊彩芽三人一起去了鎮上。
楊彩芽三人托管好馬車,自回食肆開店,白叔則去車馬行挑拉磨的騾子。
拉磨的騾子前腳買回家,李富貴和李長貴兩家合送的石磨後腳就送上了門。
李長貴帶著送貨的人,按照白叔的指示,將石磨安到了楊家上房後的木倉庫旁,就近好方麵磨麵。
前院後院都堆滿了糧袋,又加了一套石磨,原本就不算寬敞的楊家更顯逼仄。白叔和柳氏一商量,決定找個時間和楊彩芽碰頭,商量看要不要再買塊地蓋房子。隻是還不等他們開始在村裡提前看看合適的地頭,家裡石磨還來不及用上,青山村的雨季突至,暴雨傾盆。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