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翠花的心思(2 / 2)

等晚上關了店門用過晚飯,吳氏便拿了黃大掌櫃送的白茶出來,三人坐在後院院子裡吃茶說話。

吳氏拿起楊彩芽做好的針線,仔細翻看一遍,笑道,“這幾天也沒白悶在家裡做針線,我看著都喜歡,更彆說縣令夫人了。”

她做了兩套小衣給縣令夫人,又各做了兩雙鞋給縣令大人和縣令夫人。

一來是做縣令夫人的謝媒禮,二來也是為人義女的孝敬。

她和曹卓的親事落定後,縣令夫人倒是比之前常和楊家走動,原本客氣疏離的態度也多了份真心和親昵。

曹卓也跟縣令大人去了封報平安的信,縣令夫人看過後,就送口信讓她閒下來就去縣令家小住幾日。

多走動是一方麵,縣令夫人打算履行義母的責任,教她些管家的事宜。

實則也是提前跟她說些官場家眷的往來和底細,縣令夫人能替她著想這些,也算是裡子麵子都做全了。

她也不能拿大,彆的不敢說,做些針線孝敬是最基本的。

楊彩芽聞言微微一笑,指著另一包謝媒禮,“這一包是要給常刺史如夫人的。明天用過早飯我就去義母那裡。娘瞅個空,讓人送到驛站,把這包東西送到刺史府上。”

刺史如夫人哪裡差這一包鞋襪,隻是禮不可廢,越是官職大的人家越是不能再禮節上出錯。

吳氏深諳其中彎彎繞繞,鄭重應下。

楊彩芽將家裡準備種西紅柿的事說了,三人坐著又說笑幾句,消過食,才各自散了。

吳氏倒掉洗漱的水,轉頭見翠花屋裡已經熄燈,抬腳就進了東次間。

楊彩芽正在收拾去縣令家要帶的換洗衣物,見吳氏神色凝重的進來,心念一轉拉著吳氏坐下,“娘,你問過翠花了?”

這幾天趁著楊彩芽住回青山村,食肆後院隻有她們娘倆,吳氏就抓著翠花,暗示了一番親事的事。

吳氏搖搖頭,“這孩子也不知怎麼了,我一提要給她相看人家,她就十分不耐煩。我問急了,她倒發起脾氣來,一味的說不嫁,要嫁也要等你出門了再說。”

不說相熟的幾家人,就是外來食肆的食客,見著翠花都少不得誇一句能乾爽利。

就是以前在官裡村最苦最難的時候,翠花都沒鬨過脾氣,如今反倒因為正兒八經的親事和吳氏頂撞起來。

也就是她們家比較“民主”,否則哪裡有長輩和小輩口對口商量親事的道理,往大裡說翠花這是忤逆長輩。

翠花這是真真切切的不願意。

且這份不願意對人不對事——恐怕吳氏連李廣年的名字都來不及說破。

楊彩芽眼中一沉,燭光下泛著暖色的十指無意識的交扣摩挲半晌,再開口時語氣有些猶豫,“娘,翠花怕是心裡一直有惦記的人。我想來想去,大概不再我們來江南道認識的人中……”

不是新認識的,就是舊識。

說起舊識,官裡村認識的,除了年齡相當的曹卓之外,其他都是和大郎相當的***……

腦中閃過翠花自楊彩芽和曹卓定下親事後,總是心事重重的模樣。

吳氏眼皮一跳,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彩芽,你是說翠花惦記的是守約?!”

楊彩芽暴汗,心知吳氏是誤會了,忙拉著吳氏的手安撫道,“娘想到哪裡去了?你看翠花對曹卓和對大郎哪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一個當兄長一個當弟弟,您……”您腦洞比我還大!

吳氏鬆了口氣,有些訕訕然點點頭,就聽楊彩芽說道,“我不是說官裡村的人,而是京裡見過的人……”

她們進京後除了楊府那幾個蠢婦,暗地裡來往的外男隻有三個。

一個是負責幫曹卓送信的曹意曦的手下。

一個是小王太醫家的小廝。

一個是盧午陽。

曹意曦的手下吳氏和翠花都沒麵對麵接觸過,翠花彆說惦記,估計人抓到她麵前她都認不出模樣。

翠花總不至於看上小王太醫家的小廝。

吳氏一口氣又吊了起來,“你是說錦衣衛的盧大人?這,這怎麼可能?”

她一開始也沒想到。隻是思來想去,除了盧午陽,再沒有彆的更具有說服力的人選了。楊彩芽很想否定吳氏的話,最終隻是點了點頭。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