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力,回轉(2 / 2)

那些人家不說拿人手短,單是對著縣令家的下人哪裡還敢扯七扯八,紛紛改口說不過是誤會,村長小題大做而已——村長氣了個倒仰,又發作不得,這下路都被堵死了,隻得灰溜溜的帶著“理論”的族人各回各家。

楊彩芽聽得大快人心,和翠花一左一右坐在縣令夫人身邊,笑著謝了又謝。

“義父,義母,等我家魚塘做起來,第一批新鮮的魚就給您們送去。”楊彩芽笑道,“往後義父義母想吃魚鮮海味,隻管給我家送個信兒,一定挑好的新鮮的給您們送去。”

青山河雖通向外海,但離外海和大碼頭也有老長一段距離,否則當初楊彩芽他們坐船南下,也不會從蘇州府下船才改道青山鎮。

青山村已是青山鎮地界最靠海的地方了,是以青山鎮地界並無漁村漁民,更沒有正經的魚塘,鎮上的河鮮海鮮要麼從蘇州府進貨,要麼從蘇州府往東南麵的臨海漁村那裡采買。

運到青山鎮到底沒有現打現撈的新鮮。

而這魚塘的生意也是要不少本錢和人力,否則楊彩芽也不會做這第一人,會想到自家挖魚塘做起魚鮮生意。

當然,這魚塘生意將來保不準還要落在雲來酒樓頭上。

這個打算自然沒有必要多解釋,楊彩芽隻說將來每一撥都挑新鮮的孝敬義父義母,縣令夫人聽得嗬嗬笑。

縣令大人聽著她們娘幾個說話,臨到告辭要離開,才暗示道,“那學堂我看了,你是花了心力的。等餘先生回來,學堂正式開放後,我會再送上一份大禮。”

這話意有所指,楊彩芽心頭微動,隨即麵色大亮,連聲道謝。

果然是個心思機敏的,縣令大人滿意的哈哈笑起來,又寒暄幾句才帶著衙役和一眾下人,大搖大擺的離開楊家。

這陣仗自然是做給村長為首的,那些彆有用心的人看得。

這下楊家門庭清靜下來,魚塘的公事十分順遂,震懾效果不言而喻。

白叔地裡鎮上兩頭跑,楊彩芽和翠花就關在家裡專心繡嫁妝。

進了十月,身上換上厚衣裳時,曹卓的回信送到了楊彩芽手中,還附帶了一個藍皮大包裹。

楊彩芽打開包裹一看,竟然是沈練送給她的手信——裡頭都是些出自京城名店老鋪的東西,都是些女兒家用得上的胭脂水粉和娟帕之類的小玩意兒,還有幾匹上好的綢緞布匹。

包裹裡附著沈練一張紙條,內容簡短,隻說是他送給楊彩芽的見麵禮,現在知道她已經定親,屆時會另外送上一份賀禮。

沈練居然這麼好心,還特意給她備了見麵禮?

好像篤定來了江南,就一定能再見她似的。

楊彩芽想到這裡,忙去才曹卓的信,她生怕定國公對曹卓的婚事另有打算,才有沈練那奇怪的態度,看了曹卓的信才放下心來。

曹卓輕描淡寫一句,說沈練原本性格就有些莫測,定國公並沒有插手曹卓親事的意思,讓她不必多想,安心待嫁就是。

性格莫測?沈練那不吃虧的性格,根本就是乖張吧。

隻要不是和親事有關,沈練態度再古怪,也就不關她的事了。

沈練私下和林煙煙張大打探她和曹卓的事,要麼是好奇,要麼出於其他方麵的謹慎考量——很可能是和公事有關。

她知道妻憑夫貴,也知道妻子娘家對夫婿仕途也是有影響的,不說成為助力,但求彆拖後腿。

如果沈練是擔心她嫁給曹卓,不能幫曹卓的話倒是多慮了。

助力也是分成好幾種的,而她自有量力而為的方法能幫曹卓。

楊彩芽思量間已經收好曹卓的回信,將沈練的事丟到腦後,隻挑了些家中的幾件大事回了信,送去驛站。

大郎休沐回家住了一天,這天楊彩芽送大郎回鎮上的書院,才出了鎮門,就聽見有人大聲喊自己的名字。

回頭卻是江英和江立,護著柳氏回轉,車上堆著大包小包。翠花定親的事早已往蘇州府送了信,柳氏依著吳氏信中交待,順便在蘇州府替翠花采買了些布匹類的零碎嫁妝回來,還有一小半是小權氏給眾人送的手信特產。柳氏滿麵紅光,那股高興勁兒似乎不光因為翠花的親事,目光閃爍透著幾分幸災樂禍。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