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寒風(2 / 2)

楊彩芽想到這裡,一時促狹心起,十分好奇許巧兒夫婿到底長得有多嚇人——想來祖上馬賊的基因太強大,居然傳了幾代人,家中男丁還擺脫不了“粗礦”外表。

聽楊彩芽問起,柳氏又嘿嘿笑起來,和楊彩芽頭湊著頭,大肆品評起彆人家夫婿的長相。

等馬車進了門,將車上大包小包放好,江英略坐著喝了杯茶,便告辭離去,自往武館而去。

柳氏見了翠花少不得又是一陣打趣,直把翠花說成了個大紅臉才罷休,哼著小曲兒牽著旺財和來福,跑去李家竄門,拉著長貴媳婦自有一番契闊。

等白叔回來一家子用過飯,柳氏問過家裡的事,才將采買給翠花的嫁妝單子拿出來,讓白叔和楊彩芽看過入了賬,便壓到翠花的嫁妝箱籠裡。

此時已是初冬,江南道的冷又和北地不同,濕冷中刺骨寒意不比北地輕。

廳堂已經燒了小火爐,幾人圍在火爐旁吃茶說話,柳氏說完嫁妝的事,說了幾句蘇州府見聞,才轉入正題,“權姐暫時留在蘇州府,幫著守約打點起居吃食,守約新買的宅院已經請了泥瓦匠,要拓成四進的大院子。如今連著宅院那片空地已經買了下來,我回來之前已經開了工。等宅院改造好,權姐還得看著添置家具和下人,估摸著要十月底才能回來。”

十月底是學堂建成的日子,權氏是算好了時間的。

柳氏和楊彩芽商量,“我們買的宅院契紙我讓張二先收著,不過那宅院比守約買的要舊一些,我托了權姐幫忙找人翻修,等權姐回來大概也就完事兒了。到時候,我看就讓大嫂先過去打點打點,先住著,等你嫁過去了,我們喝過回門酒再和大嫂一塊兒回來。”

蘇州府雖離青山村隻有兩日路程,但楊彩芽也算遠嫁,到時候聘禮嫁妝都要先抬過去,發嫁雖是從青山村楊家發嫁,但拜彆父母和拜堂都得在蘇州府辦。

楊家新買的房子一來做拜彆娘家用,二來也做婚後三日回門用。

吳氏必需提前去打理布置,住下來也正好等著正日子拜彆娘家用。

吳氏十月底過去,這樣那樣的事一忙活,等過了年轉眼就到了婚期,提前住進去倒也省的到時候兩頭跑忙亂。

柳氏這麼說,大家自然沒有異議,楊彩芽想了想,笑道,“總不能讓娘一個人在蘇州府過年,乾脆到時候我們提前殺了年豬,一家人都去蘇州府的新房過年去,順帶給新房燎鍋底。”

楊家的屋子也不是正經祖宅,過年在不在家過倒沒有大講究,反正蘇州府的新家也是家,借著過年熱鬨一並燎鍋底正合適,新房子總是嫌人氣輕,一家人過年去住幾天,也能增加點人氣。

這提議一致通過,幾人圍在一起又商量了幾句細節和安排,才散了各自歇下。

白叔地裡活計告一段落,柳氏又回家主持家務,楊彩芽和翠花無事一身輕,隻專心在家繡嫁妝。

等到冬日寒風冷意越來越重,謝大娘才拉著大車的魚苗漁具,從原籍漁村回轉。

魚塘已經挖好,謝大娘先來楊家仔細報過采買的賬後,就領著匠人開始魚塘最後一道工序——引水入塘。

村東魚塘地界著實熱鬨了幾天,等青山河上遊的水引進魚塘,謝大娘開始養水放魚苗的時候,學堂先於楊家新房竣工,隻得著再晾上半個月,學堂就能正式開放。

楊彩芽去學堂看過一圈,驗過工結了工錢,就讓人送信給縣令家,提前給縣令大人打聲招呼。

外頭的事忙完,楊彩芽算了算日子,就喊上柳氏,開始打點給華雲鎮李大爺家,還有柳氏娘家的年禮。

之前送的中秋節裡,腳夫回過信,俱都送到了地方,楊彩芽未免節外生枝,特意交待腳夫不要將自家地址透露給李大爺家——她送節禮是為了報恩,並不想李大爺家再和自家有牽扯,並不圖回禮。想來李大爺也能知道她的用意。

不過對於柳氏娘家,卻沒有讓腳夫刻意隱瞞,結果柳氏弟弟弟媳卻沒有回禮。楊彩芽不在乎,柳氏卻是氣得牙癢,一聽楊彩芽說要年禮,後牙槽磨了又磨,到底放不下親生弟弟,還是送了份年禮過去。這頭相熟的腳夫將年禮拉了出去,那頭虎子就提溜著個包裹,急匆匆的找上門來。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