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臘月(2 / 2)

黃大掌櫃那邊已經打過招呼,到時候客人過去,包了雲來酒樓的院子供人落腳。

徐大爺和徐大娘聞言笑得見牙不見眼,收了喜帖笑嗬嗬說了一會兒話,徐大娘舊事重提,“當初就說你們酒席的酒水我們家裡來出,我和老頭子就等著喜帖呢!酒水早都備出來了,就是不知道你們用不用得上?曹長史覺得我們的酒好,那是曹長史看得起我們老兩口。就怕到時候貴客多,我們這酒上不得台麵。”

吳十三聽這話,心頭微微一動,就聽楊彩芽笑著接口,“都是您們的心意,我和……阿卓隻有感念您二老心意的份兒,大娘快彆這麼說。阿卓找來信說過,酒席的酒就用您二老釀的。”

曹卓早已和權氏通過氣,他那頭除了府衙官員要請,還有不少和府衙官員有關係的親戚家眷,自然包括和常氏頗有淵源的三大望族。

到時候酒水是大項,徐記酒肆能出的酒水也不過占了三四成,遠遠不夠用,陳大管事早往蘇州府酒肆訂了剩餘的六七成酒水。

徐記的酒水好不好,夠不夠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徐大爺二老以前看顧曹卓的心意。

徐大爺和徐大娘聞言嗬嗬直笑,徐大爺忙就將備好的酒水冊子拿給楊彩芽看,笑道,“到時候我們提前把酒水送過去。”

吳十三已猜到楊彩芽的用意,忙接口道,“徐大爺定下日子給楊記零嘴鋪的掌櫃送個信,我跟著您送酒水過去。”

見楊彩芽笑著點頭,徐大爺和徐大娘便放心應下——他們是真心替曹卓和楊彩芽高興,也想儘一份心意,就怕到時候反而給他們添麻煩。現在楊彩芽都安排好了接應的人手,他們也就不用顧慮態度。

楊彩芽示意吳十三把酒壇子送上,倒了兩杯給二老嘗過,才將要寄賣桂花釀的事說了,又問道,“這桂花釀因為釀製方法的局限,放不長時間,不知道您二老有沒有方法能將酒放長一點時間?能存到明年二月是最好的。要是不行就趁早買了。”

她懂得製果酒的方法,對於其他的事情卻不內行,徐記酒肆卻是各種行家。

要是能想辦法保存到婚宴上,那麼多的蘇州府當地人喝過,無形中就打出了口碑,後續再要往外賣就事半功倍。

徐大爺聽話知音,略一沉吟和老伴對視一眼,頷首笑起來,“外人不知道,我們家裡有個能存酒的酒窖,和一般的酒窖不同,是祖上建了幾輩的酒窖。能不能存到明年二月現在還不敢說,不過能試試。”

祖上建了幾輩的酒窖,和一般的酒窖不同,想來也是有什麼特殊的機關或者保存方法。

手藝人都各有秘訣在手。

楊彩芽也不深問,將桂花釀叫給徐記全權處置,指著吳十三笑道,“桂花釀如何買,如何定價都由您二老決定。往後這事您二老就和十三哥商量著辦。”

賣給雲來酒樓的葡萄酒林家寨是拿了分成的,現在又多了一個桂花釀……

吳十三端坐的身姿又筆挺了幾分。

楊彩芽微微笑起來。

出了徐記酒肆,楊彩芽和吳十三分道揚鑣,一個自回青山安排送桂花釀,一個抬腳去了楊記食肆。

白叔和權氏他們辦完年貨會來食肆接她,楊家進了食肆將掌櫃叫來,數了今年的紅包給掌櫃,讓他分給食肆和零嘴鋪的夥計。

掌櫃捧著一遝紅包樂嗬嗬的出了帳房,楊彩芽則翻開賬本,清算兩間鋪子年末的賬目,準備提前封賬。

臘月二十三南北坊閉坊,各大集市、書院,包括縣衙正式進入“年假”,楊家人要去蘇州府,兩間鋪子封賬之後打算提前收業,年後初六重開。

鋪子的賬目算清,收業的細節交代清楚,白叔一行正好回轉,一行人去兩間鋪子轉了轉,和兩家掌櫃商量好收業的事,就駕車回了青山村。

放好采買來的年貨,楊家就出門左拐,往新居而去,白叔點燃新居開門鞭炮,一家人就開始往新居搬東西。

楊家隔壁的新居是二進的大院子,除了正房小院外,東西廂房擴成了小跨院,西廂房跨院拓了條一箭地的遊廊通向楊家舊居東牆,鑿了道小門直接通往楊家舊居。

舊居新居連成一體,方便進出,等住久了走動頻繁,兩座院子實則為一個大院子。

將來這就是楊家的祖宅。

新居內各院各屋配了簡單的家具,實際搬動多的都是白叔原來住的舊居東廂房的東西——等翠花成親,楊家大房仍住在舊居,新居則撥給楊家二房住,大郎漸大,重要有個獨立的小院子。等玉娘長大了,也能住得開。權氏安置好家裡的東西過來幫手,不到午時新居都收拾停當。因馬上要去蘇州府,楊家人隻在新居住了一晚,燎鍋底熱鬨一番仍會舊居準備過年。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