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年夜(2 / 2)

曹卓回去查安氏的事並不奇怪。

隻是這個時候特意提起,總讓她覺得話外有深意。

她以後能做的也就是生意,既然曹卓這樣說,她就按照計劃儘快將安六爺送的那四間鋪子做起來就是。

楊彩芽笑著應下,“家裡的事你不用擔心,總歸還有權嬸嬸在一旁,有什麼事我會先跟權嬸嬸商量的。”

說家裡,卻還仍稱娘是權嬸嬸,曹卓想要打趣她幾句,見她一本正經的樣子心頭就發軟,眉梢眼角的笑意卻越來越濃。

楊彩芽和曹卓這邊說起安氏,安六爺那邊也正提起楊府。

裘大管事將打聽來的消息說給安六爺聽,“楊府不止是和沈大人、盧大人家有來往是舊識,我聽說和楊二姑娘有往來的林家寨也得了大好處。林家寨的大當家和二當家如今已定居蘇州府,因著楊二姑娘和曹長史的關係,沈大人甫一到任,就給那吳大壯批了鹽引。似乎已經盤了處鹽礦,等過了年就要正式開始做鹽務,正經成了鹽商。”

官鹽的生意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就是蘇州府的三大望族也隻有一家拿到了鹽引,更何況林家寨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楊府的關係可夠硬的,裘大管事有些猶豫,語氣卻帶著興奮,“六爺,您送了楊二姑娘那樣豐厚的添妝,楊二姑娘看著也是個和氣的性子,不如……”

不如也求著插一腳官鹽的生意?

安六爺端起酒碗的手不停,仰頭喝乾叩的一聲放下海碗,似笑非笑的搖搖頭,“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彆看著彆人得了好處自己也想分一杯羹。與其想著胡亂攀附,不如好好做我們自己的本行。楊二姑娘性子和氣?那要看對著的是什麼人,什麼事。有那送出去的四間鋪子,和楊二姑娘的關係斷不了,以後你隻管幫著楊二姑娘打打下手,彆的不要多想。”

要借勢,卻不願獅子大張口。

這是保守的來往知道,裘大管事想來信服安六爺,話聽到這裡不敢再亂出主意,忙正色應下。

安六爺想了想交待道,“你下去安排安排,明天我們上楊府拜年。”

裘大掌櫃領命而去。

常刺史府內院,白媽媽也正說起拜年的事,“那天去楊府送年禮的是安氏嫡支人脈。那樣鄭重的派大管事上門拜會,想來是打著將來能攀附長史府的心思。說不得就會借著年初一,去長史府拜年。”

安氏是跟楊府有關係,楊二姑娘還沒嫁過去,安氏再如何也不敢貿然去長史府。

再說那曹長史,似是個耿直的做派,明天長史府是會熱鬨,不過曹長史卻不會刻意去和誰套熱乎。

隻怕刺史府這裡,也不過送一封拜年名帖,人都不會登門。

白氏想到這裡,看了眼白媽媽,“楊府那裡我們禮數儘到就行了,你不要多事。外頭的事要如何,老爺和五少爺要是有想法,自然會有交待。”

她還真是想接著拜年的由頭,再去楊府看看情況。

聽白氏這樣說,白媽媽忙應下,“夫人放心,老奴聽夫人的交待行事,不敢胡亂拿主意。”

說著話鋒一轉,“不過……這幾天老奴還打聽到個消息,張家那位表小姐,似乎已經不再把心思用在五少爺身上。”

不用在五少爺這個舊人身上,就是轉去了曹長史這個新人身上。

硬骨頭啃不動,就撿了個根基淺好探究的目標。

張家這位表小姐的心思可真夠活絡的。

不過那位表小姐那樣的來頭,也由不得她心裡不急。

白氏聞言來了興趣,斜靠在貴妃塌的身子微微坐起,目光微閃,“有什麼具體的消息?”

未出閣的小姐還能怎麼樣,至多不過是“偶遇”露露臉。

白媽媽想起讓人打聽來的消息,語氣不屑,又有些幸災樂禍,“以前那位表小姐是怎麼‘巧遇’五少爺的,如今依葫蘆畫瓢也用到了曹長史的身上。隻可惜曹長史剛剛上任,又有糧倉的事,每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那位表小姐就是等得腿斷了,也沒能在曹長史麵前露臉。”

五少爺常一塵美名在外,又是這樣高貴的出身,京裡如何不敢說,在這蘇州府不知道多少人想攀這門親。

張家那位表小姐也不知是自己打聽來的,還是聽了張氏長輩的教唆,想儘了辦法也沒能在五少爺這裡討著好。

要不是三大望族關係錯綜複雜,五少爺哪裡會給在張家表小姐留臉麵,早揪著那位表小姐的錯處囔囔開了。

也不知等曹長史見了那位表小姐,會是個什麼情況。

正妻還未過門,就有居心叵測的人湊了上來,真是有趣。白氏聽得笑起來,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大訊朝順光九年的這個年夜,各家有各家的熱鬨,各家也有各家的心思。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