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沈早早賣的東西,普及性比較高,接受度強,沒一會兒,一堆人圍在沈早早的三輪車前,你兩件、我三件的買了起來。
“小姑娘,今年你幾歲了?這忙了一會兒,都沒見你找錯過錢。”
旁邊一起擺攤的阿姨好奇了起來,對方買什麼東西,小姑娘也不低頭,漂亮的小臉對著人笑嗬嗬的,一看就討喜。一雙白嫩嫩的小手,往下麵一抓,對方要的東西,一件都不錯地抓在了手上。
對方遞錢過來,但凡不是剛好的,小姑娘都幾乎能做到一手接錢,另一手找錢。
不是做生意的不懂這裡的門道兒,這不但手要快,腦子還要靈活,更難得的眼睛尖啊。
誰兜裡也不可能隻放一塊兩塊,十幾、幾十還是有的。
對方拿一張多少麵值的錢出來,自己該找多少,這不但要看得快,還要猜得快。
小姑娘收錢快,找錢快,給貨還快。
衝這速度,彆人做一單生意,小姑娘至少可以做一單半。
這麼一來,小姑娘做成的生意筆數,慢慢的就變成了彆人的兩、三倍呢。
作為一個有幾年出攤經驗的前輩,大嬸捫心自問,她是沒這個能耐,乾到這種程度的。
起先看到那麼多人圍上來,你一言我一語,要這個,買那個,大嬸還以為沈早早一定會忙不過來,因為年輕臉皮薄兒,很快就會手忙腳亂。
之前沒見過,估計今天是第一次來擺攤兒。
那麼今天一整天,小姑娘就隻能當積累經驗,估計是著不成幾筆生意,賺幾毛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