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去的三個人是他們學校中考成績最好的三個人。想也知道,這次被叫出去,一定是有什麼好事情。
初中那會兒,一旦有這樣的機會,她肯定是其中一個的。
應如羽拿著筆的手指用力一按,指尖泛白。
如果她媽是學校裡的高中老師,而不是初中老師,那該多好啊。
畢竟高中的機會比初中難得,也重要得多了。
要是她媽教的是高中的話,那麼被喊出去的三個人當中,自己就是其中一個。
這麼一來,就不是她坐在教室裡羨慕地看著姚夢藍三個人,而該是自己也成為被羨慕的那一個。
馬老師對應如羽的感覺一般:“是校長叫他們三個去的,今天我們學校來了島國訪客,估計跟這件事情有關係。”
再具體的,馬老師就不知道了。
看到應如羽還想問,馬老師看了應如羽一眼,讓應如羽閉嘴,好好學習。
應如羽咬了咬自己的嘴,這上高中和上初中那會兒,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了。
初中那會兒,不管是哪個老師都對她很友善,沒老師對她這麼凶的。
馬老師看出了應如羽眼裡的委屈,不過一點都不上心。
這個班是市一中的重點班,應如羽的成績在這個班裡不上不下,指不定開學再來兩次考試,應如羽就不歸自己教了。
像這種嬌氣的學生,馬老師還不願意教呢。
馬老師不喜歡教應如羽這種“心思”太多的學生,他就喜歡眼裡隻有學習的“書呆子”。
隻一眼,馬老師已經確定了,應如羽肯定不是他喜歡的那種學生。
最是關鍵的初三,應如羽的成績跟雲霄飛車似的,忽高忽低。
馬老師一看就猜出,應如羽在那一段時間肯定是因為什麼事情分心,沒把心思都用在學習上。
他需要的是成績老穩的學生,不是應如羽這種忽高忽低,表現一點都不穩的學生。
馬老師都不覺得應如羽能一直是他班上的學生,應如羽不過是小小委屈了一下,馬老師怎麼可能有反應。
假如應如羽委屈到哭,馬老師也隻會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初中部的任老師,讓任老師把應如羽領回去。
就應如羽這種脾氣,他教不了,不教,讓應如羽換一個老師總行吧?
好在應如羽不傻,加上這一年的時間裡,應如羽要學著接受的事情已經比之前十六年全部加在一起的事情都要多,應如羽“識趣”多了。
應如羽長吸了一口氣,把那些委屈全部都咽到肚子裡去。
到了高中部,她媽就不夠用了。
沒關係,除了媽,她還有一個爸。
等她爸的位置往上升一升,她到時候倒是想看看,馬老師對她是不是還像今天這樣愛搭不理,一副歡迎她隨時離開一班的表情。
不就是來了島國人嗎,有什麼稀奇的。
她也不會說島國事,去了也是白搭。
正好,姚夢藍現在不在,她可以多看幾道題目。
不論是她爸升官了,還是自己的成績進步了,馬老師不稀罕她這個學生,她還不喜歡馬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