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為什麼?不用問啊,你看我有好好的市一中不念,非要念市二中就該明白了,我有這毛病。就當我喜歡扶貧吧。”
係統說了,華東出版社已經做得相當好了,眼光高到未必能看上沈早早的作品。
華雲出版社不一樣啊,他們慧眼識珠,提前來跟她溝通這個問題。
光衝這一點,沈早早也該跟華雲出版社合作,以報知遇之恩。
雖然一開始,華雲出版社是打著欺負沈早早是新人的主意,但她大人不講小人過,這事兒一筆勾銷,不提了。
“繼續,華東出版社怎麼了?”
杜老師:“華東出版社這個時候也要出書了,出的跟我們差不多,也是理科輔導書。傻不傻啊,作為同類的書一起出,銷量肯定有影響的。華東出版社是哪兒來的自信搞這一套?”
哪兒來的自信?
如果直接問華東出版社的話,華東出版社會擲地有聲地告訴杜老師,就憑他們快要成為業界第一了。
他們沒有這個自信,誰有這個自信?
華東出版社出的書銷量一直不錯,頗受書店的歡迎。
當然,這是在沈早早那本作文書之前的情況。
哪怕已經有過沈早早這樣的成績了,書店對於會給自己店裡帶來利益的書,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況,華東出版社帶給他們的利益那是一隻大雞腿。
收,一律收。
但是吧,不可能收得像華雲出版社那本書的一樣多。
先進個十來本試試,能賣得掉,繼續進,賣不掉,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