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日就這般過去了。
十一月二日,預料中的好消息傳來,張天浩帶領的小組中標了,浦東市相關部門和九州科技公司開始更加深入的聯係,即將走流程,調研產品。
隻要這一關過了,這個項目也就徹底穩了。
十一月三日下午。
哈工業大學的莊友偉教授帶領著一群人下了飛機,和接機的人碰上頭後,烏泱泱的來到了蓉城郊區的九州科技公司
顧青帶著董琦和羅鬆堂以及部分高管迎接了他們。
見麵之後一陣寒暄,黃朝仁很是狗腿的說道:“咱們公司特意給大家訂了火鍋,給諸位接風洗塵。”
“火鍋就不用了,拉肚子就不好了。”調研團隊裡有人拒絕了。
“鴛鴦鍋不辣,還有其他小吃、烤鴨、烤鵝和海鮮。”黃朝仁解釋道。
“不用了,先看看你們的產業線,我們聯合調研組都很好奇。”
有一個不怎麼會交際的“糟老頭子”擺了擺手,很生硬的拒絕了安排。
顧青倒是知道這位白發蒼蒼的老頭子,莊友偉,機械領域大佬,當然這個調研組裡麵還有幾位“名見經傳”的大佬。
“莊老既然這麼說了,那我們就陪大家先去看看產業線吧。”
顧青應答道。
“好小子,做科研就要這樣,不怕彆人質疑。”莊友偉拍了拍顧青的肩膀,鼓勵道。
他手下的項目可都是大項目,拍一拍顧小老板的肩膀,那還是很輕鬆的。
顧青也是知道這老大爺的牛皮之處,所以將自己的姿態放的比較低,就像學生一般。
付大龍就站在門衛室,看著自家小老板像個小學生一般,因為老師的肯定和鼓勵露出謙虛的笑容。
不過等到這些學生仔和老師們都進入了園區,他關上大門的時候,一時間感覺有些恍惚。
好像自己成了學校門衛……
因為已經到下午四點多了,有些工人已經換班去食堂吃飯,而正值班的正趕往自己的工位,所以園區裡不時能看到人進進出出。
調研組一行人跟隨著羅廠長的指引,走到了生產車間,換上了工作服後,總算是走近了一線生產線。
“每一次到
生產車間,不論是高精尖科技生產企業還是電子組裝廠,我都很感慨人類的創造力。”
莊友偉教授身旁的一位老者歎了口氣這般說道。
“這邊是產業線末端的組裝與檢測,再往前走就是無人生產車間,因為預算不夠,我們修建時沒有留出遊客觀光通道,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請大家排成兩列跟著走,注意不要觸摸車間的這些開關閥門。”
羅廠長很是細致的在前方講解著,並且叮囑大家安全問題。
雖然在無人車間,人出事的概率小,但弄壞了機器,耽誤了生產,那就虧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