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公平(1 / 2)

從光源部件的核心激光器到碟片全是由九州科技公司一家研發,並且已經在升級工廠設備,預計在一個月內進行穩定產出。

趙興夏今天接受的刺激太多了,他看著新光源設備,一切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為了保密,對於設備無法細致講清楚,但是李由等人紮實的基礎和一些奇思妙想卻是讓這位教授很受觸動。

“國內還有你們這群人,半導體就不會沒有希望。”

顧青很是受之有愧的點了點頭。

對於這種初心仍在的科研大佬,他其實很想把對方“請”到自己公司的研發團隊裡。

但是人家和浦東微電子公司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要挖人,這整個浦東微電子光刻機項目研發團隊恐怕就直接散了。

而現在浦東微電子背後站著的而是國企……

在這個大環境下,顧某人還不敢拔老虎須。

之後的檢測,以及審核技術可行性,設備適配程度,功耗問題、穩定運行時長、良品率增減,這些項目也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雖然趙興夏從個人感情認可了顧青,但在他心裡,私人永遠不能大於公事。

有些“老古董”特有的固執。

當然這並非貶義,而是一種褒義,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老古董在科研方麵的固執”。

實驗室的研發團隊也不是酒囊飯袋,知道這套新光源設備保密程度高,九州科技公司肯定寶貴得緊,所以也沒有怠慢,更沒有出陰招去想著破解。

不過隨著測試的進度加快,他們被震撼的次數便越來越多。

碟片的純淨度、設備的精密度、程序的智能和科學,實在是讓他們驚訝無比。

有道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在浦東呆了兩天後,顧青婉拒了趙教授的邀請,回到了蓉城。

李由等人還在浦東微電子公司,他們除了照看設備,後續服務之外,也在請教趙教授研發團隊裡一些行業大佬。

畢竟雖然有顧老板經常補課,但他們參工時間有些年頭,最新學術理論前沿和當年他們學習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不一樣的了。

比如雙縫乾涉問題,光的衍射不是一條縫,而是一堆縫,這需要光學專業大佬們設計構造和材料專業大佬研發新材料去解決。

顧青能方向和大概思路,但落實到產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這一來一回,時間就來到了十一月份。

蓉城的九州科技園區可謂是日新月異。

半導體部門的製造工廠因為產業設備和生產工藝需要避免震動的原因,無法在周邊進行大土木工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