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人才
也不是沒有人表示過對這些“不合常理規矩”的抗yi,但是當這些kang議被卷入頭腦風暴會議,最後剩下的隻有歎服和某種順從的思維姿態。
顧青在麵對各行各業的領頭人物時,的確沒有一次表現自己對這位領頭人物所在行業的專精,但是當討論開始之後,他總能在這些領頭人物都忽視的地方,找到新路徑。
並且在接受新事物、新理論這方麵,彆人如果需要半個小時,他僅僅就是過一遍,便可以熟練掌握並且運用。
時常有專業大老在看到顧青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用幾天的時間就從小學生跨越學習到博士的程度,深感凡人和天才的察覺是不能用常理解釋的。
而這種感慨,在不久之後看到顧青超越自己所掌握的領域,向更上一層攀登時,感慨便會化作歎服。
至於不讓摘抄黑板內容,則是顧青曾經說過:“我不希望你們將我的思路和想法全都一股腦抄過去。
知識是寶貴的,但我深感學習知識和自主專研探索的這兩個能力是比現成抄襲知識更珍貴的能力。
今天抄我的思路,明天我不在,或者說我們找不到科研難關的思路,那該怎麼辦?
公司發展停滯,一年一年靠舊有科技專利來盈利,用堆料來對消費者客戶們表現自家產品的‘升級’?
我們大夏科技產業需要的是踏踏實實的創新,而不是名頭上的創新進步。
我希望諸位可以和我一起攀登高峰,而不是沿著我開辟的道路,隻知道埋頭趕路。”
這句話被九州科技的技術核心高層們深深的刻在腦海中,每當有氣餒、妥協情緒產生的時候,都常常會拿出來勉勵自己。
當顧青開始寫第二版內容後,黑板上的內容風格已經徹底開始“不當人”。
除了有甲骨文之外,黑板上的內容裡甚至有大夏古代殷商王朝出圖青銅器的符文。
顧青在書寫這些文字和符文、符號時,不僅寫的十分熟練,還會解釋含義、讀出古音。
現在對大夏唐朝以前朝代文字的讀音和釋義,有不同的構擬流派。
古代沒有錄音設備,並且夏字不是單純的幾個字母,所以不能用發音圖來記錄語音發出的狀態。
在這個會議室裡也有那麼幾位在古大夏語發音方麵有過研究的大老,他們研究古大夏語發音最基本的材料是《切韻,其次是韻圖。
在有記載的王朝曆史,藍星所有民族的語言文字發展數千年,唯獨隻有大夏的書麵文字有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而讀音是釋義,還是有一些斷檔差距。
顧青所讀寫出來的大夏古語不僅有複輔音,還有次要音節,元音與輔音也並非是統一安排,反而是有些符號文字十分拗口,有些則十分簡單,甚至能簡單到就像現代語氣字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