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試探(2 / 2)

他們明明都很正直……可是這個雷達,我——”

“您昨天還在設計新一代的零件,為了將環境限製升級到更溫暖一點的參數,您沒有做錯什麼事情,當時您聚會的時候,還帶著我們安保小隊的成員,所以您肯定沒有泄露機密。”

顧青溫和的聲音,讓沉浸在自責與羞愧中的周教授,神情停頓。

“這是六年前,在珠海航展上的情報,大夏電科展出了量子雷達和微波光子雷達的模型,雖然都是帶著科幻色彩的概念產品,但是根據後來的采訪,電科是的確在這方麵有相關研究。”

周教授聽到這句話,這才緩緩抬起了頭。

他是這方麵的老專家,自然之道這兩個雷達的“含金量”有多麼大。

量子雷達是利用量子糾纏原理進行工作的尖端領域雷達,通過測量反射的光子,可以計算出目標的大小、形狀、方向速度等物理屬性。

而微波光子雷達雖然還是用的電磁波反射這一套老理論進行工作,但在工作中會加入利用光子技術,來提升雷達係統的目標分辨率、作用距離、響應速度等關鍵性能。

顧青看到這位老教授的目光開始聚焦,他繼續說道:“您所看到的關於微波量子雷達的理論新聞,也隻是在此基礎上的新一代技術。

您是搞這方麵研究的老人了,當然知道無線電波也是一種光,它可以被分成無法再細分的微小粒子的,這些特製的微波量子與自然界中的微波粒子有很大區彆。

而最大的技術難點則是——”

顧青的話沒有說完,周夏就自然而然的開口說道:“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在於微波量子的能量極其微弱,甚至單個微波量子的能量僅僅隻有光子能量的萬分之一。

所以這種微波量子必須要使用接近絕對零度的特製超導接收器,才能有所捕獲,因為哪怕上升1攝氏度,那極其微小的環境噪聲都會將微波量子淹沒掉。

他們的理論和我們是相同的,這畢竟是這些年國際學術前沿一直在討論的技術,美利堅、不列顛都想做,但是他們都無法完成常態化超導接收器的研製。

哪怕曾經世界上所有能夠創造這種極冷環境的超級冷卻儀器隻能由美利堅和歐洲的那幾個公司製造的,但我們早已研發出了更好的冷卻器。

前兩年聽說他們建造了一台可以將溫度維持在絕對零度以上0.01度的冷卻器,現在看來就是這台冷卻器給了他們繼續研究的條件。

但是哪怕有了冷卻器,他們在現階段也根本無法完成後續的開發,畢竟自然界中,哪裡有那麼冷的安全環境來讓設備保持超導呢?

還有極端冷卻環境下的零件與設備,怎樣與室溫的零件和設備進行連接互通?信號如何翻譯?係統如何做?

這些都是問題!

嘿,這群老小子想詐我?

我就說今天剛從實驗室休息回去,我那剛讀大學的孫兒就拿著去年的期刊來問我這種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