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認為如果大夏都能自己獨立建造空間站,自己郭嘉的機構也能,因為“夏印發展史,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大夏。”
而此時此刻,在顧青發出了劍指空間站的宣言之後,印度的媒體們自然都“高1潮”了。
前有牛糞芯片,後有牛骨機甲,明年有什麼,已經有媒體趕稿發出了一篇名為《神的恩賜,印度未來的空間站可以養牛1的文章。
該文章一出,印度其他媒體竟相轉發,哪怕印度航天發展部的高層還沒有對空間站有任何表態,火卻是燃燒了起來。
民族信心爆棚之下,九州娛樂平台的直播間裡,已然出現了“到時候我們的空間站將與大夏空間站和九州空間站遙空相望!”、“期待九州科技能和我們印度空間站一起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人類的星河之夢,將有我們印度與大夏一起拚搏!”
不能說這些口號不激動人心,隻能說印度網友們能夠把九州科技放到和他們航天發展部一個水平線上,已經是足夠看得起九州科技,給顧青麵子了。
除了印度之外,北極熊聯邦航天局rsa、歐洲航天局esa、霓虹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法蘭西太空研究中心es、德意航空航天中心dlr……等一眾在全球航空航天行業中數一數二的機構和公司們都因為顧青這一個簡短的宣言,開始了加班加點看直播。
至於韓星電子的掌門人和現代、lg這些高麗企業的高層們,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表述心中的感慨。
十年前,他們還能俯瞰大夏的科技企業。
十年後,九州科技已經能夠去觸碰他們想都不敢想的航空航天項目,畢竟美利堅不可能允許韓星電子等企業擁有強大的火箭技術。
但除了九州科技之外,夏為、夏芯、大夏儲存、比亞迪、夏興這些企業,也都有各自的產品可以將一眾高麗企業的王牌產品碾壓至不忍直視。
顧青或許是知道自己所說的話,對全球相關機構和各大科技企業有多麼大的影響,他笑著解釋道:“我知道,其實空間站的建造很困難,絲毫不比創建半導體產業要來的輕鬆。
目前我們大夏的載人航天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快速進步的時期,還要從上世紀末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開始。
能夠見證大夏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是我作為大夏一份子的榮幸。
不過目前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實在堪憂,未來幾年後,我們大夏的空間站很可能是唯一在軌空間站,這對國際航天事業都是一種資源的減少,不論是太空育種,又或者是各類太空實驗,一座空間站實在太少了。
大家並不知曉,我們九州科技這些年一直在進行太空育種和太空材料培育、研究。雖然咱們大夏官方給我們的報價十分優惠,甚至近乎於成本價,但是我司想做的太空實驗實在太多,真要鋪開的話,目前大夏空間站的空間完全不夠我們使用。
為了不讓我們的發展受到限製,也為了對航空航天項目有更多的探尋經驗,我才會決定自己做空間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