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洞準確來說是風洞實驗室,是用人工控製的方式產生氣流、控製氣流,用來模擬飛機、無人機、飛船等飛行器或者汽車等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所以風洞是進行空氣動力實驗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當初萊特兄弟在他們成功進行世界第一次動力飛行之前,就建造了風洞,為他們的飛機進行各種實驗。
而到了現在,風洞更是空氣動力學研究和試驗中最廣泛使用的工具,並直接為各種飛行器的研製服務。
世紀山姆大叔的52型轟炸機,就曾進行了約10000小時的風洞實驗。
四十年前,第一架航天飛機在進行開發研製的時候,更是進行了十萬個小時的風洞試驗。
風洞一般根據流速的範圍分類:低速風洞,氣流中的空氣密度幾乎無變化。
亞音速風洞,氣流的密度在流動中已有所變化,大致範圍在03
隨後就是跨音速風洞、超音速風洞,以及5的高超音速風洞。
這些年,九州科技投資的實驗室機構與設備還有實驗建築又何止一個風洞?
但是能讓顧青親自前來,足可見其重要性絕對不低。
鄭工的名字就叫鄭工,但他也的確是這個項目的總負責工程師。
四十九歲的年紀,卻胡子拉碴得像一個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
中年人帶著草帽,看著青年總裁講完話,然後極力邀請自己也去講幾句,連忙揮手。
“不用了不用了,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不要讓我來浪費大家的時間。”
雖然推辭的態度很真實,但這位中年人還是被身後的學生以及其他同事給推舉著向前。
幾步路的功夫,就走到了講台前麵。
“您才是這個工程的父親,我就一個出錢的荷包,您不說幾句,我們都會覺得今天這美好的太陽都差點什麼。”
顧青嘴角噙著笑意,目光真誠的將話筒遞給了這位臂膀、脖頸都曬黑了幾個色號的中年人。
成功是什麼呢?
鄭工自己以為當初考到了好大學就是成功,等到了大學,覺得自己能夠讀到博士就是成功。
好不容易勤工儉學讀到博士,平常工作中接觸到的燈紅酒綠和彆墅、豪車卻好像在告訴他,這才是成功。
但是在單位裡麵搞技術,怎麼可能賺到這麼多錢?
一個錯誤的決定,信錯他人,結果讓自己鋃鐺入獄。
等到出獄了,卻發現物是人非,仇人已經在異國他鄉,當富家翁瀟灑揮霍,親人卻因為沒人照料,墳頭荒草都長了幾茬。
最後卻是九州科技的一份邀請函,讓他沒有繼續那麼渾渾噩噩下去。
接過話筒,看著眾人的殷切目光,鄭工突然有些膽怯了。
就在這時,他身後的青年總裁卻是輕聲說道:“加油,您應該將自己想的,好好表達出來,而不是將事情都悶在肚子裡。”
悶在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