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抉擇(2 / 2)

核動力火箭在能量密度方麵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其中使用的鈾燃料的裂變反應堆的能量密度,比傳統化學燃料高整整400萬倍。

但是這玩意兒實在是太難搞了!

倒是顧青看著現場氣氛有些低沉,開口道:“好了,在場都是對這個行業尖端項目有深度了解的,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張天浩看向顧青,點頭道:“其實解決辦法很簡單,我們要麼開發核聚變動能引擎,這樣就可以不需要考慮輻射問題,而且核聚變動能引擎的功率和推力都比核裂變要高許多。

當然,這是最難攻克的方案,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掌握了核裂變引擎之後,在月球上尋找到優秀材料,再繼續攻克核聚變。

而第二個方案,其實當初我們工程師團隊就給出了方向。”

說到這裡,張天浩右手一點。

麵前這些火箭、引擎的虛擬模型都在頃刻間散落成一個個微小的光點,然後再聚集到一起,成為一個一節又一節的火箭模型與一個結構略顯怪異的動力引擎設計方案。

“首先,核動力火箭的技術革新,我們在材料、冶金、熱工、材料強度、輻照穩定性、振動穩定性、試驗技術、測量技術等領域已經有了基礎研發。

搭載在機甲上的石墨烯超級銅電機技術,還有容量高穩定性強的石墨烯固態電池技術在最初研發的時候,石墨烯團隊就在嘗試在其他材料當中應用石墨烯技術,獲得了不少成果,隻不過因為當時我們要與大夏官方進行技術切割,所以這種自研技術並未將其放到技術庫當中。

還有我們已經商用化的容量高穩定性強石墨烯固態電池技術,其外殼材料的迭代優化材料,就能夠支持在普通功率下的核裂變外殼層保護。

而那份矽基芯片技術的智能芯片,完全可以在隔離溫度的區域,穩定控製核能引擎的運轉。

當然,這些技術的革新,還有一個方向,那就是讓我們的探測器和采樣機器人去月球為我們帶來新材料,作為催化或者是材料本體,來試驗新技術。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JZ-404可循環的這個老火箭,也能夠勉強使用。”

聞言,工程師李論眼神深邃了幾分。

他知道麵前這個年輕人所說的話語當中,背後含義。

現在就革新技術的話,當前試驗部門就必須要加入更多鈦坦星部門的研發人員,畢竟這些技術都是鈦坦星的核心技術。

而到時候,火箭研發部門,甚至是這個火箭公司的獨立性都將名存實亡。

如果選擇等待,那依舊可以用老方案,等取到足夠的月球材料,再觀望以後發展方向。

隻不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