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方麵,老美那邊的軍工產業工程師就真的特彆會動腦筋,他們丟棄了反坦克步槍即之後,又看中了直升機。
將12.7mm的巴雷特放到直升機上麵,讓戰士們操控。
這種武器足夠,麵世之後,立刻就被用來狙擊、反製輕型裝甲車,隻不過巴雷特發射的是12.7mm機槍彈,這種彈藥的確殺傷力可觀,但完全到不了輕鬆擊穿主戰坦克的地步。
隻不過這也的確是將坦克的威脅從地麵轉移至空中的一個起點。
上世紀最出名的武器,我個人認為就是德yi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還有被稱為疣豬的A-10雷電攻擊機,它在當時是最著名的坦克殺手,1門30mm的GAU-8型7管加特林式機炮,最大備彈量1350發,每分鐘可以發射4000發貧鈾穿甲彈,在整個灣海戰爭中,該攻擊機的機群摧毀了上千台坦克和數千台其他戰鬥車輛,製造了堪稱恐怖的殺傷戰績。
至於您說的反坦克特製地雷,我也看到了它們在靈境生態實驗服務器當中的表現是非常優異,甚至我們還能夠對它們進行遠程控製,讓我們的戰士與武器設備安全通過後,再發揮地雷的作用。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種設備還是並不安全,因為隻要能夠遠程操控就代表了肯定有漏洞,讓敵方也能夠對其進行操控,到時候這種智能的反坦克特製地雷就將成為敵方的武器,甚至敵方指揮官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將我們引入陷阱當中,在我們覺得即將勝利的時候,再引爆地雷,給我們造成無法接受的殺傷範圍。
就像當初顧總對我們所有研發人員說的那句話:‘智能程序永遠不能代替人類,因為我們人類擁有的堅不可摧的思想,時智能程序永遠無法擁有的。’
我非常認可顧總這句話,在我們使用鈦坦星部門的技術材料時,我也發現有其他兄弟研發單位在采用這些材料的時候,不僅使用天工進行輔助,還會用他們自己的研究手段,去分析、組合材料,比如機甲部門的某種特殊塗裝,據說就是在天工分析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之後,一位剛晉升的工程師完成了這項任務。
當時這個事情被放在了研究基地的一份日誌當中,我看到之後深受啟發,天工再強大,再智能,它依舊是我們人類製造出來的,它的局限隻是它的局限,而不是我們人類的局限。”
成毅行看到這位平常不怎麼起眼的研究人員有如此眼界和思維,眼眸中滿是欣賞。
不過他並沒有打斷對方的講話,而是認真傾聽著:“您將戰爭環境擴大至藍星,我認為完全可以將其擴展至藍星軌道到深海,因為天基武器確實已經成為了一個可以被控製的穩定高科技武器,缺乏的隻是材料和製導技術的進步。
而深海當中的核潛艇,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到的夢魘。”
原本還在認真聽講的其他研究團隊成員,眼睜睜看著討論範圍從地麵升到天空,再從天空升到太空,下沉到深海,就像是被開了竅一般,也跟隨著暢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