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一個防護服都搞得這麼智能化,我感覺我應該是老了,都跟不上世界的變化了。”
在這些教授院士還在感慨、吐槽的時候,顧青已經和劉香君等人一起,各自在智能程序AI天工的幫助配合下,開始用探測儀器,對核裂變裝置進行檢測。
這是實驗開始前的最後一次人工參與的檢測,每一顆鈦合金螺絲、每一個功能線圈,每一塊輻射防護板,每一個反應堆設備都會被一一檢測,並且由智能AI程序天工記錄在數據庫當中,同時還會有紙質檔案留存。
藍星最頂級的科技企業,現在反而在無紙化辦公的基礎上,追求物質留存。
時尚是一個圈,科研辦公也是一個圈。
顧青雙目出神的望著液晶麵板上麵顯示的核裂變裝置,雖然他還沒有進化出透視,這種特異功能,但是在大腦強大的記憶建模能力之下,顧青可以清晰的在這些核裂變裝置上勾畫出內部細節。
“古有一鳴驚人,今天也當是如此,就是不知道這次其他國家和地區能不能向以往那樣,沉穩住氣。”顧青心裡這般想著。
“如果真的爆發核戰,希望我設置的地下發射基地可以安然無恙,到時候,如果地麵環境太過糟糕,或許月球……”
“隻是資源儲備還沒有儲備到公司所有人都能夠支撐十年的程度,後續看來還是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帶隊研發核輻射防禦和精華的技術。”
在檢測設備的間歇,顧青思考了許多雜亂的問題。
隻不過每次當他想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他都會感覺自己的精力非常不夠用,感覺九州科技還是不夠強大,感覺藍星這顆星球上,有的人,就是應該被毀滅!
這麼好的一顆生態星球,這群人怎麼好意思汙染,破壞生態環境的!
在繁雜的思緒中,顧青甚至在考慮要不要也搞個什麼清洗計劃,把那些作惡的人,定點清除了,然後搞生態機器人,易容變裝成這些惡人。
但是當他想到這個的時候,思緒又會發散到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程序AI的未來發展方向,會不會真的有智械危機?
人和人,尚且不能互相了解,和平共處。機器人就一定會和機器人和諧共處嗎?
萬一機器人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人類,沒有其他智慧機器,才能夠實現世界和平呢?
天才的思緒,一旦散漫,就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進行跨越階層,跨越物種的思索模式。
在劉香君帶隊緊張忙碌結束之後,所有人都發現顧青這人好像在“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