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興放下手裡的爐子,一邊卸東西一邊道:“許是大嫂關照的,中午聽大哥的話音,大嫂今兒下晌應該是帶著淩哥兒一道回家來了。”
李氏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接過趙振興手上的竹筐子,“怪不好意思的,你看咱們來了這麼些天,淨給人添麻煩了,回頭有了空,得上門謝謝大嫂去。”
趙振興笑道:“明兒咱們就有空了,等把這些收拾妥當,你跟孩子們看看要不要采買些啥,下晌咱們就能回去。”
李氏點點頭,看了在一旁幫著搬東西的幾個孩子,“明兒,帶著幾個孩子一道去城裡,來了這幾天也一直忙活,再說這幾天家裡的豬和雞都丟給菊花和他連大嬸子,我看怎麼得也給他們捎點啥。”
“你看著給他們買點,還有他姥爺家,咱們這次也掙了幾個錢,雖說回去用錢的地方多,但是他姥爺這些年沒少幫扶咱們,怎麼也該孝敬孝敬。”趙振興把最後的幾個背簍拿下來,卸了大車,把騾馬牽到後院。
李氏聽了他這番話,也輕輕應了一聲,趙振興主動想著孝敬她爹,她心裡自是樂意。
秦怡然聽著夫妻倆這番交談,也盤算起明兒的一番計劃。
等到眾人吃完晚飯,收拾好,外麵已經是月上中天,趙振興帶著秦怡然和書哥兒照例盤好賬,最後的結果讓三人臉上的笑意怎麼都忍不住。
秦怡然讓趙振興把總賬彙總了一下,從他們趕騾馬集開始到今天,他們一共賣了五天的串串,最後趙振興算出所有的收入,“一共是一百八十三兩,外加七百六十五文的零錢。”趙振興仔細的核算過,所有的成吊的銅錢全部按照一兩銀一千文換算過來。
這個總數有點兒超出了秦怡然的預估,她原本計劃,這幾天能賣到百來兩就不錯了,顯然她對時下這個被穿越前輩改造過的大明朝消費水平還不太了解,這些人已經休養生息了這麼多年,大明朝的賦稅並不重,再加上這些年風調雨順,農作物的高產,使得普通老百姓家裡都有一點餘錢,更不談那些有錢人那是更有錢。
他們準備的這些串串要是真按照他們定價來賣,最多也就賣個秦怡然預計的數額,無奈在縣城這邊,出來逛燈會的人手上多少都有些闊綽,打起賞起來更是絲毫不含糊,所以趙家這次的收入相當得可觀。
趙振興又把這幾天陸續花掉的錢算了一下,“咱們總共落下一百七十一兩,另外還有四百五十二文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