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爺子這才摩挲了下手上的旱煙杆,神情逐漸緩和下來。
一時間屋內有些沉悶,幾人都沒了先前說話的心情,趙怡然這會兒也沒有了把玩的興致,好在她剛剛背對著屋門,想來李劉氏也沒見著她手上的物什,不然隻怕又有一場風波,她把懷表重新放入那個匣子,把合上的匣子遞給趙振興,讓他幫忙收起來。
趙振興把匣子收好,想了想才開口道,“等敏玉這邊忙活好了,回頭得閒也來家玩兒,我們那山上明年打算種些果木,你在外麵見多識廣的,到時候也來幫我們參詳參詳。”
“行,回頭得閒了我就去。”李敏玉一口就應承下來。
“你那幫人相看牲口的朋友,回頭幫我問問,我想置辦兩輛騾車來,到時候大郎出去送貨或是敏玉這邊到府城入學都方便些。”李老爺子這會兒神情也緩了過來。
他停下手上的把玩旱煙杆動作,問趙振興,“前兩天敏玉回來就跟我提了想置辦些良田的事,我先前聽你們提過,你們是不是也想置辦些?”
李家原先也就三十來畝地,因著自家做豆腐的緣故,曆來都是佃與村裡相熟的人家耕種,這次李敏玉回來,也帶回了不少銀錢,跟李老爺子商量之後就想著再買些田地。
李敏玉是秀才,李家買了田地掛在他的名下,自是能減免一部分田地的稅賦。
趙振興沉吟了片刻才道,“自是想買的,不過我們打算先置辦個田莊出來,回頭有閒錢再買些田地也不遲。”
因著西屋有李劉氏在,趙振興也沒詳說,李老爺子聽話聽音,也就不在多問,隻道,“你心裡有成算就成,回頭有了信兒,咱再說也不遲。”
幾人說話間,睡在東屋炕上的幾個孩子就陸陸續續的醒了過來,趙怡然上前把棋哥兒和二丫拉了過來,給他們倆整了整衣服,又幫著二丫把頭發重新梳過,幫她把絹花戴好。
等到幾個孩子收拾妥當,趙振興也站起身,跟李老爺子等人告辭,“這天也不早了,我們離得遠,這就要動身回去了。”
李老爺子和李敏玉都站起身,那邊不知是哪個孩子過去說了一嘴,李黃氏領著李氏李玉梅還有李良玉馬友良幾人也陸陸續續的進了堂屋。
幾人都是剛剛洗過手的模樣,想來應該在那邊的豆腐作坊幫著忙活去了。
李黃氏這會兒也從一旁的簍子裡麵拿出兩個包袱來,“這次敏玉回來,都給你們兩姐妹還有孩子們帶了一些東西回來,你們帶回去給孩子們整兩身衣裳,回頭也好留著過年見客穿。”
說著,就把一個稍大些包袱遞給李玉梅,把另外一個稍小些包袱遞給李氏,李氏看著李玉梅一臉欣喜的模樣,再看看自己手上的包袱,有些欲言又止。
趙怡然見了,忙上前輕輕拉了拉她的胳膊,李氏回頭看了她一眼,趙怡然衝她搖搖頭,李氏抿了抿嘴唇,最終還是未吭聲。
那邊李玉梅已經打開包袱看了一下,見裡麵除了各色的細棉布外還有兩塊杭綢,另外又裝了不少的稀罕小玩意兒,李玉梅又驚又喜,有了這些彆說孩子們過年的衣裳有了,就是儉省些,明年開春也能一人做上一身春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