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然倒是一點兒也不擔心這些人會翻出什麼浪花來,真有那不識抬舉的,換了就是。
“再說了,咱們多少也得給第一個站隊的人一點兒好處才行,這往後呀,咱們再有個什麼變動,這些人才會聽我們安排,要他們乾什麼才不會推三阻四、陰奉陽違的。”
趙怡然的這番話讓趙振興聽了不由的微微皺了皺眉,但是這已是眼下最好的辦法。
他看了眼院子裡正在打掃的仆婦一眼,點頭道,“現在就也隻得先如此安排了,後頭要是再有什麼事情,咱們再商議。”
“如此也好,那咱們現在是不是先回城裡?”趙怡然把早先張家的送來的食盒拎了跟包袱放到一塊兒。
“回吧,我回去還有事要跟你舅舅商議一下,最好這兩天就能把他莊上的賬房帶過來認個門,回頭咱們歸家了,他們也好幫咱們照看照看。”
“哎。”趙怡然點頭,上前拿過早就收拾的包袱遞給趙振興,自己則提起食盒,“既然是要回,那就早些吧,免得耽擱了,到時候進不了城。”
趙振興也不再多說,見屋內都被趙怡然收拾妥當了,遂當先一步出了屋子,等到兩人把東西裝上車,那邊武老漢、朱老三等人自是得了消息趕來相送,趙振興少不得再次叮囑幾人幾句。
趙怡然這邊也跟來送行的張家的等幾名婦人一一辭彆,關照她們好生照看好莊子,張家的是個個頭頗壯實的婦人,為人很是爽利,得了趙怡然的囑咐,自是忙點頭應下。
眼見著日頭日漸西斜,趙振興也不敢再耽擱,辭彆眾人,微揚鞭子,立馬就趕著騾車一路出了莊子。
出了莊子不遠就順著小路一路上了官道,趙振興跟趙怡然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莊子上的事,總算在日落時分進了城門。
此時大街上還是人流如織,並沒有因為夜晚的來臨而減少分毫。
隨著天色漸暗,街道兩側的各色鋪子漸接掛起各色燈籠,很快就把街道上映襯猶如白晝一般。
趙怡然掀開窗簾子的一角,笑著問趙振興,“爹有沒有看過府城的燈會?”
“沒有。”趙振興一邊吆喝著讓前麵的行人讓下道,一邊答道。
“想來應該很是熱鬨,爹,你看!”趙怡然伸手指著前麵不遠處的一座酒樓,三層的小樓白天看起來跟彆處也沒甚不同,但是此時卻在每層的欄杆處俱是掛起成串的各色精致宮燈,遠遠的就能讓人瞧見上麵的金字招牌,“聚賢樓”
“這不年不節的街麵上的燈就如此漂亮,要是逢中秋或是上元的燈會,這街道上隻怕比白天還要亮堂。”
“那是,這是兗州府。”趙振興順著趙怡然指的地方看了一眼,就忙收回目光,小心的趕著車。
“現在咱們這邊也算是置了產業,你要是想著來看燈會,也方便的緊。”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