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興也高興不要駁趙老爺子的麵子,所以作坊開工的這一天,他就聽了趙老爺子的建議,除了趙老爺子,村裡的裡正,還有村裡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趙振興也都請了一道來觀禮,也算是熱鬨熱鬨。
趙怡然知道了,也沒有多做反對,反正趙振興請的都是村子裡麵的人,就算是不請這些人,他們也都知道趙家作坊要開工的事,這樣一來也能拉近一下彼此的關係,二來讓趙振興和趙老爺子麵上有光,所以一想到這些倒也覺得無所謂了。
趙振興見她沒有不高興的樣子,心裡也暗鬆一口氣,自家閨女行事曆來奉行的是越低調越好,最好是能悶聲發大財。
但是自家老爹說得也有道理,這鄉裡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自家作坊開工好歹也是村裡的大事之一,趁機與這些人有些往來,日後萬一有個啥事說不定也能有個幫襯。
他雖是從不想著沾彆人的光,但是也有心與村裡的一些族老交好,不管咋的,自家一家老小都在村裡安家落戶,與村裡眾人關係處的好了,對他們總歸是好事不是。
所以趙老爺子一提這事兒,他當時就一口應承下來,後來想想沒跟閨女商量,還真怕她不高興自己聽了趙老爺子的建議,畢竟不管咋的,自家能過到如今這日子,也都是靠著閨女出得主意。
現在趙怡然沒提出反對,他心裡也高興,忙招呼眾人趕緊吃早飯。
因為心裡擱著事,一家人很快就吃完早飯,打發還有些不情願的棋哥兒去了學堂,李氏又把二丫叫起了身。
這邊趙振興則是把今兒作坊開工要用來供奉的瓜果等物,以及等會兒要放的鞭炮等一一裝到板車。
等把東西都準備妥當,眾人也都換上了一身的新衣,眼見著天色也不早了,趙振興就推著板車,李氏關上院門,一家人直奔作坊而來。
他們剛到村口,就遇上從村子裡麵出來的趙老爺子和趙振國兩人,幾人相互打過招呼,就一同往作坊走。
趙怡然抬頭打量了一眼走在趙振興身側的趙振國,這個便宜二叔已經有好些日子沒見著了,見他穿著一身簇新的天青色杭綢長袍,那料子看著有幾分眼熟,應該是自家這次送到老宅的中秋節禮。
趙振國今年春上已經過了府試,距離秀才也隻剩一步之遙,現在已經不在鎮上的學堂念書,而是另外在縣城拜了一個老舉子為師,應該是想明年一鼓作氣拿下院試的。
聽說已經離家好些日子了,就連中秋節都沒回來,隻是不知今兒如何在村裡,還跟著趙老爺子一起來了。
趙怡然的視線在趙振國身上打了一個轉,就不再去關注他,而是跟一旁的李氏小聲的商量起,等會兒招待來人的茶水點心來。
那邊趙振興和趙老爺子也談得熱絡,到是趙振國一臉沉穩的樣子,隻是跟在兩人的身邊,並未多言。
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作坊前。
趙振興上前開了院門,推著板車就進了院子。
趙老爺子也招呼一旁的趙振國上前幫著把板車上的東西往下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