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然看她麵上一閃而逝的落寞,心中也有些感同身受,伸手摟過她的肩,“怕啥,就算是你爹成親了,你要是想你爹了,你就過去住些日子。
待得不願意了,你就來我家住著,這邊已經給你留好了屋子,屋子都是你自己布置的,要是喜歡,你日後就把這兒當成你自己的家。
反正你奶如今也不在了,村子那裡,我看你也彆再住了。”
米氏前年冬上,一場風寒沒扛過去,人就沒了,陳家那院子陳義明一年也回來住不上一個月,大多數還是陳黒丫一個人住。
趙怡然先前就是想到這一茬,就在這四進院子裡,給她留了一小跨院,反正先前她吃喝就大多數在趙家,現在住在趙家也跟從前沒什麼兩樣。
陳義明這幾年在外跑生意,因為鋪子在朱家鎮的緣故,倒是時常過去,這一來二去的,就被有心人打聽到了一些底細。
知道他是個鰥夫,膝下就一女兒,就有那見陳義明生意做得紅火的,開始給他保媒拉纖,給他說起了親事。
陳義明原本就沒打算這兩年成親,自打陳錢氏妻子去世這些年,他就一直在外奔波,陳黒丫一直有賴趙家的照顧,他自覺對不起陳黑丫,一心想要給她攢份厚厚的嫁妝,將來挑個好人家嫁了,再打算自己的事。
所以媒人一上門,不管是提哪家的親事,都被他一口回絕了。
這樣的事情多了,漸漸也就有人看出些門道。
就在他們聞香齋隔壁,有家綢緞鋪子,這綢緞鋪子的掌櫃,家裡就一獨生女兒。
原來這老掌櫃子嗣艱難,一直到了中年才得了一女兒,原先想著女兒長大了,招個上門女婿也好給他們老夫妻養老送終。
誰知這上門女婿不好挑,高不成低不就的,這一來二去的,就把自家女兒的年紀耽擱大了,眼見著如花似玉的女兒過了雙十年華,上門說親的人卻是越來越看不上眼。
聞香齋也在朱家鎮落腳了好幾年,陳義明他自是識得的,他的事情他也聽說了不少。
這老掌櫃自己親自看了人,又私下裡打聽了一番陳義明,知道他是個正派人,雖是娶過一一回親,家裡還有個十幾歲的女兒,但是除了這些,陳義明卻是沒有旁的短處。
人也長得十分周正,他回去後左右一琢磨,覺得這是個好人選,跟老妻商量了一番,又讓自家女兒看過兩回人,見女兒點了頭,這才讓媒人上門提了這門親。
陳義明自然是沒點頭,知道他們說是替綢緞莊掌櫃家的小姐提親,他也聽聞過對方想要招個上門女婿,直接一口就回絕了媒人。
誰知,媒人卻說那老掌櫃早就改了口風,不招上門女婿了,隻要陳義明在朱家鎮安個家,將來能給他們老夫妻養老送終就成。
陳義明先前一直沒點頭答應,但是架不住那老掌櫃看中了他,三不五時的就讓人上門說項,這事漸漸鬨得朱家鎮人人都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