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人聽了夫君的話,又看了書信,點頭說道:
“好,明天讓管家去辦這件事,我的心中已經有了人選,既然唐府要請樂器先生,府中有男有女,那就男女各請一個先生好了,正好認識這麼一對夫妻,他們應該會同意。”
趙老爺一時間還不知道,夫人說旳是哪一對夫妻,問道:
“夫人,可否解惑?”
管事聽到他們夫妻的話語,困倦累的臉上,露出來了微笑,事情能儘快的辦成,他也能儘快的回去。
並且帶了任務來的,必須請先生一起回去,辦不成這件事,他還必須要在這裡等待,這件事越快辦得好越好。
“老爺,你忘記我的一房遠房親戚?他們就隻是小富戶,養的女兒也是嬌養的,琴棋書畫都懂,後來在那麼多京城公子的追求下,卻要嫁給一個書生,還是窮書生。”
“夫人,我想起來了,當時你還說這個女子品德這麼好,沒嫁進咱們家有點可惜,怎麼就嫁給一個窮書生?成為了一個笑話。”
“這姻緣的事很難說,小姐愛上一個窮書生,這個窮書生樣貌好,琴棋書畫都懂,能娶到一個富家千金是他的福氣,卻在前途上運氣差了一點,沒能考上進士以上,一直隻是秀才。”
趙夫人作為女人,能理解一點,喜歡上一個人就要嫁給他,隻不過這位親戚喜歡的是一位窮書生,不讓他以後的生活艱難,在京都租房子住,生活談何容易?
和家裡鬨翻了,更是難上加難,路是他們自己選的,所有酸甜苦辣也隻能自己扛。
“上京考試的窮書生,覺得富家小姐都沒能考上,卻隻能留在京城,夫妻倆又不能回娘家,隻能租房子住,做一些散工為生,他還不如帶著娘子回家。”
趙老爺認為,一個男人不能給妻子更好的生活,又比如這個書生不能給一個千金小姐更好的未來,更不像一個男人,這是一個軟弱的男人,千金小姐瞎了眼了。
“老爺,這位小姐和家裡人鬨翻了,卻又惦記著娘家,想等著娘家人,有一天會原諒他們,另一個原因書生也沒放棄繼續考試。”
趙夫人作為親戚,當時這位小姐嫁人時,得不到家裡的諒解,並沒什麼嫁妝,他還偷偷地送了一點嫁妝給這位小姐。
也許這位小姐和夫君一直在京都住了半年多,還沒能有什麼長期的活,就因為他們是京城的一些千金公子的榜樣。
也有人故意攪和了這位書生的工作,也許是這位書生的情敵,有錢的公子哥想讓你乾不成活,那麼你隻能沒事乾,靠老婆養。
這位千金一直靠著嫁妝維持生活,書生出來找工作找不到,呆在京城裡無所事事,又考不上,這件事一直成為了京城的一些熱門話題。
有說書的說這故事,也有有錢人家的長輩,以這件事為話題,告誡年輕人不要任意枉為,必須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不然得不到幸福。
這夫妻倆你一言我一語的,嗯,這兩個先生的背景大概說了出來。
管事的覺得隻要能請到先生,彆的事用不了他們管。
京城的事情,他們已經遠離京城二三十年,最近發生的事情更不知道。
決定了請的先生,趙夫人讓管事先下去吃飯休息,這件事交給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