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詩琪這位女娃,比姐姐們都聰明,刷新了大人們對女子的認知,女人無才,才是德。
在老農民的眼中,男子才是家裡的頂梁柱,家裡的男娃越多越好,家裡窮能讓他們吃飽都不容易了,更彆說讓他們讀書。
出了一兩個愛讀書聰明一點的,都會一個家族供讀書,那是真正的不容易。
村裡現在最厲害的是秀才,人口出的不少,這已經說是祖墳風水好,出的男丁多,祖墳冒青煙的事,沒見發生在這條村子裡,說的是能出一個進京做大官的能者。
說起考進京做大官的,整個縣能有一兩個已經是名人,全國各地那麼多省市人口去擠獨木橋,那是那麼容易的。
男子讀書了都那麼難,女子聰明讀書了又有何用,還不是嫁給彆人,嫁人生子。
更主要的是有錢都要重點培養男子,女孩們認不認識字無所謂,會女紅會做家務就行。
隻是自從李氏生了葉詩琪,家裡開始發家致富,這個小女孩又是個帶弟的,也可以說是給家裡人帶來財富。
葉詩琪在彆人的眼裡,一直是旺家的存在,誰不是羨慕李氏,這個軟弱不認識幾個字的女子,自從生了這麼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兒,立刻給家裡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從一個人人都可憐的可憐蟲,一下子被人羨慕嫉妒,這種反差實在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這裡各處地方,都有一個神仙的傳說,並且供奉一些神仙的佛像。
老人們也很信風水,在建房子的時候座向,或者是祖墳的地方,下葬的祖先,都會請風水先生看一下哪裡是風水寶地,會再次安葬。
有一些老人曾經議論過,自從李氏生產之前被黃蜂蟄了,然後生出的女兒比較聰明一些。
更是有人議論說,李氏在生產之前去的那個地方割山草,是不是無意之間遇見了神仙,她這一胎是神仙下凡。
如果不是的話,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孩子,能琴棋書畫學的這麼好,就算是在娘胎學這些技能,也不能如此有能力。
彆說寫字認識字,就是那一手畫畫的能力,一些大師的不能比,在他們這些農民見過的大師,也隻不過是一些能寫的好一些字的秀才而已。
這些秀才也是學了好多年的學,才能練的一手好字。
葉詩琪從來在家裡,或者是和夥伴們玩,來到外麵也受到大夥注目的眼神,這和她前世見到過的一些大明星相比,古人比較保守一些。
葉詩琪已經從祠堂打開個大門往裡看,見到有一群十歲到十四五歲的男孩在練醒獅。
敲鑼打鼓的聲音在裡麵傳出來,也並不影響,有一個老師傅教一些小一些的男孩子們學武術。
師傅都是有弟子的,不是整條村子的孩子都能選得上,這就是一些男娃在大門口觀看跟著學,卻不能到裡麵去學的原因。
葉詩琪被女娃們讓她吹簫,女孩們跳保健操。
如果是一些大姑娘吹簫,或者被人議論,被人說閒話,眼前這個隻有兩三歲的女孩吹簫,隻會被人欣賞的聽著,不懂音樂也裝懂的跟著活動身體。
裡麵的“咚咚鏘”,和外麵的吹簫聲音,並沒有衝突。
葉詩琪不會編曲,也跟著他們打鼓和打樂器的聲音節奏走。
女孩們在簫聲中,開始了她們平常的保健操。
葉詩琪眼神卻不是看著女孩們,以前這裡都不打開門,女孩都不能進去。
她還沒有見過男孩子這樣練舞術和醒獅訓練,在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裡,她把那些動作牢牢記在腦海中,可以說是偷師。
在過年過節的時候也見大人們帶著一些娃娃們去上門醒獅,也隻是玩一下子就走了。
打武術的在他們這些農家人來說,也隻是強身健體,並不會到外麵去宣傳,也並不會利用武術去打架,惹事生非。
葉詩琪之前有想到過,想要學會更多的技能在身上,說不定有一天能用上。
成為俠女劫富濟貧,她可從來都沒有想過,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會有他的法製。
並且是祈求平平安安,不去做一些犯法的,就算是劫富擠貧那樣的大俠行為也是犯法的。
有錢的人如果是甘願拿出財富,捐出來,那才是他們自己積德行善的意願。
葉詩琪會那麼想,也是在這個書的時代,感覺到不那麼有安全感。
總感覺學少的一樣,會在長大後被人欺負。
葉詩琪在外麵吹簫,祠堂裡麵正在敲鑼打鼓的人也見到了,裡麵的人並沒有阻止外麵小娃娃們樂嗬,在裡麵乾的更有勁。
祠堂裡麵有人訓練,敲鑼打鼓的聲音,令一些在外麵工作的大人明了,醒獅團隊訓練中。
這些都是村鄉組織的團隊,他們有自己團隊精神,再,在後來醒獅得到的錢,也是他們這些團隊分了。
各個鄉都會有榮譽精神,在每年重要的節日裡他們會比賽。
當然也會有一些有錢的人,店鋪開張,建房子建地基,也會請這些團隊去慶賀。
各個鄉都會有老師傅,選一些好苗子來做接班人。
這裡雖然是水鄉,水源比較多的地方,卻沒有那個玩龍舟,隔壁市遠一些的地方有這樣的習俗。
葉詩琪在這兩多年的觀察中,確實沒有見過村民在五月初五玩龍舟。
聽說有一些男子也會水性,卻有更多的男子是旱鴨子,他們隻會在武術上訓練。
也不是那些近江的人,有小船,有大船。
村裡最大的一條河,小娃娃都能遊泳,水也隻是到大人褲腰的地方。
在布神村有一個大一點的水庫,那是大人去遊泳抓魚,卻不能讓小孩去。
村裡麵也有一些假的小水庫,隻是儲水用來耕地。
葉詩琪吹了幾首曲子累了,停下來休息一下,正好這時姐姐們找來了。
這四個姐姐一直是最寵妹的,為了幫助娘親做小衣服,撇下了小妹在房間,當她們發現兩個丫鬟卻在奶奶的房間幫忙時,又發現不對勁了。
平常安靜在家的小妹,好像不在家,一問彆的工人,都說小小姐跟著一些女娃們出去玩了。
做姐姐的當然是怕小妹去了一些危險的地方,在她們走出家門,聽到吹簫的聲音,聲音很熟悉,覺得一定是小妹在玩。
葉詩琪見到姐姐們到來,讓她們加入其中,她的姐姐們也被大夥兒玩樂吸引了。
畢竟最大的也隻是十歲多一點,還不到不出門的地步。
況且在農家人根本就沒有千金小姐,整天待在閨房裡不出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