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帆又說:“皮蛋可以做涼拌皮蛋,您們酒樓可以做成菜賣,也可以做成禮籃或者零售,所以我建議皮蛋你多進一點,鹹鴨蛋第一次可以少進一點。”
宋掌櫃想了想,自己酒樓目前一天大概會接待九十桌左右的客人,就算一般人點涼拌皮蛋這道菜,一道菜按五個皮蛋的分量算,一天也要用掉二百多個皮蛋,還有零售的沒算,於是宋掌櫃說:“那皮蛋五千個,鹹鴨蛋一千個,辣椒粉五十斤,其他的剁椒和撲辣椒給我各一百斤,明天我會親自帶人來拉貨。”
“辣椒係列現在沒有,要下回提貨才能有。”
大棚裡辣椒已經下了,應季的這個時候還沒紅,就算紅了,還要加工,說二十天都可能短了。
“那成,不過劉大人,有貨之後,您可得先緊著我這邊。”
“那是自然!”
然後雙方簽訂了協議,確定好交貨日期,他們就走了。劉一帆趕緊讓人把皮蛋和鹹鴨蛋點數裝箱。
本來這批做好,是準備運往府城的但是沒想到府城沒談攏,但是在鬆山縣找到了合作夥伴,一下子去掉六千個蛋,庫存也一下子空了,劉一帆又趕緊讓嚴清去追定鴨蛋。
“前幾天我一直擔心,家裡這麼多蛋,買不掉了咋整?這下好了,我心裡可算踏實了!”肖老頭笑道。
“肖叔,您隻管放心,有帆小子和英子在,沒啥解決不了的。”惠蘭笑著說,“他們倆能乾著呢!”
每每聽到讚賞自己外孫兩口子的話,肖老頭就高興的不得了,嘴都合不攏。
“對了,一帆,鹵味鋪子啥時候開張啊?今天咋不見英子呀?”肖老頭問。
“我回來了!”羅穎說,“外爺,我去五豐鎮了。”
羅穎去五豐鎮酒樓和已經裝修好的鹵味鋪子轉了一圈兒,本來劉一帆也要去的,但是當時他們在村口碰上了馬家村的人,劉一帆就沒去了。
“那啥時候開張啊?”
“這個月二十八號。”羅穎說完後,又對劉一帆說:“聽說你今兒做了筆大生意?”
劉一帆就把祝掌櫃帶來宋掌櫃的事情說了。
“娘子,我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咱們現在請的人幾乎都是目不識丁的,你看要記賬、登記啥的都不會寫不會看,往後生意更大,光靠咱們幾個恐怕忙不過來!所以我想著,咱們請個先生過來教教廠裡那些個辦事穩妥的人,這樣往後咱們能輕鬆不少。”
“你這個想法挺好的。”
古代人會覺得自己憑啥花錢去教彆人?大不了不了不請他乾活!其實,給員工培訓在現代很多企業中很常見,劉一帆一個古代人能有這樣的想法,羅穎也為之一驚。
“依我看,不如搞個掃盲班吧!”
“掃盲班?”劉一帆念著幾個字。
“就是讓大家都跟著學認字兒,告彆文盲!”羅穎說,“你想想如果大家都識字,老百姓的整體素質是不是會提高?少年強則國家強,我看,咱們先辦個掃盲班,隻教他們識字兒,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束脩免費,但是筆墨紙硯自己解決。”
“娘子,你這主意甚好!如果真有大人願意把孩子送來掃盲,筆墨紙硯咱們統一幫他們購買,批量購買的話價格肯定能便宜點,至於咱們廠裡的那幾個管事的除外,另外再挑幾個辦事穩妥的,咱們再免費發放紙筆墨,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激勵!”劉一帆越說越激動, “我想著咱們還得去縣城的書院請……最起碼兩個品學兼優,但是家裡條件不好的秀才,這樣的話,既給咱們解決問題,說不定也能幫他解決將來上京趕考的費用,兩全其美。”
“那成,按你說的,咱們明天不是要上縣城跟佟二少爺談合作的事情嗎?到時候談完後順便去書院看看,找個合適的秀才給他們上課。”羅穎說。
“柱子兄妹三個、大鳳姑、惠蘭嬸子,還有大年、黎珍姐妹倆、二虎、二丫,首批參與學習的人暫時就定這幾個,筆墨紙每人發一份。”
“我看咱們廠房也很寬,到時候預留一間出來,給他們學習,為了不耽誤生產,我看每天就教半個時辰,反正隻教識字,一天半個時辰差不多了,嗯,還得請大勇伯給做些桌椅。”
“成,那就這麼辦。”
“那咱們先去讓大勇伯做一批桌椅出來,還得讓村長爺爺把掃盲班的事情給村民們說說。”
說完,劉一帆兩口子就起身去了村長家。
村長一家子聽了劉一帆想法,都震驚了!雖說出發點是為了以後的發展,但是村長覺得這是利民的好事兒,畢竟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