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暉他們也考慮到了這點,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楊暉也想通過這事兒跟劉一帆的關係更近一點。
楊暉說:“劉大人這麼關照我們楊家,再者說這本身也是好事一樁,我們一定儘全力支持,不知道劉大人,想買什麼樣的筆墨紙硯?”
“一般老百姓也用不起好的,就普通的即可。”劉一帆說。
古代的文具羅穎也不是很懂,所以挑選文具的事情劉一帆乾了,一番討價還價下來,最後買下來毛筆五文錢一支、紙七文錢一張、硯台買的也是最便宜的,一方硯台九十五文,最貴的就是墨,每斤四百八十文。
這個價格已經比單買便宜了不少,韓氏也大方,說為了感謝他們給墨香齋帶來了生意,非要送一支“寶帚”給劉一帆作為謝禮。
一枝寶帚,最低十兩銀子。
當然,劉一帆沒要,不過韓氏很堅持,最後羅穎說:“既然楊夫人這麼客氣,不去多送些紙張給掃盲班,也算是好事一件,我們也會告訴學子們,墨香齋的善舉。”
羅穎的提議,韓氏當然可以,又可以的個好名聲,同時又能讓劉一帆兩口子高興,她何樂而不為呢?
韓氏立刻讓呂秀才又拿了一摞紙,目測五六百張,還送了十幾枝筆,呂秀才帶人把東西都打包裝在匣子裡,然後放劉一帆的馬車上。
“楊兄,能否再麻煩你個事情?”劉一帆說。
“甭說麻煩不麻煩,劉大人有事但說無妨。”
“我們想給掃盲班找一到兩個夫子,最好是品學兼優,但是家裡條件有些難處的,掃盲班一天隻上課兩個時辰左右,一個半時辰在掃盲班,辦個時辰到我廠裡給我的工人講課,也不耽誤他自己的功課,我們給的酬金是每天二十文。”
楊暉一聽劉一帆這話,立馬就猜到劉一帆的用意,拱手道:“劉大人果然熱血心腸,你此舉不僅讓孩子們讀書識字,也能讓部分寒門仕子有進京趕考的盤纏,楊某佩服,佩服!”
這時,楊翠說:“哥,你不是說,你有個同窗父親去世,如今正在守孝,並且頂梁柱倒了,恐難以參加科舉,如今劉大人這兒不正是個機會嘛?”
楊暉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對對對,劉大人,我這個同窗,家裡情況不太好,去年底其父撒手人寰,原本艱難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要不我明天帶他去稠樹灣見你?”
“那就麻煩你了,明天上午帶他過來。”
“不麻煩,不麻煩,那我現在去找他去。”
謝過楊暉等人,劉一帆兩口子就準備回村了。
路上的兩個人,並不知道,此時村裡關於劉一帆的流言蜚語已經滿天飛了。
二人完全忽視車夫的存在,正在馬車裡你儂我儂的時候,馬車被人攔下了。
“哎呀!你們可回來了!”說話的是羅菊香,“一帆,你可以啊!”
看到羅菊香臉上的笑,羅穎咋覺得那麼刺眼呢?
羅穎說:“你啥意思啊?”
“啥意思?姐妹同侍一夫,我還真是頭一次見呢!”羅菊香笑著說,“要我說,英子你也不能怪一帆,誰叫你生不出孩子呢?”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