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2 / 2)

農門錦繡 麵包西施 5673 字 10個月前

“你不就是想告訴老夫,你賺錢賺的有道理嗎?”

劉一帆聞言,笑了笑。

趙老雖然沒再說話,但是劉一帆知道他沒剛才進來的時候那麼排斥自己了。

唐嘉成和王大雄主要是來教劉一鳴他們幾個的,禮樂功夫射箭這些劉一帆隻能是選修課,每天趙老會用半天的時間對他一對一教學,剩下的時間,劉一帆要用來賺錢。

家裡有了夫子,還是京城來的,學問啥的自然是一等一的好,王桂花就想著把劉四寶從她娘家帶回來,讓他跟著劉一鳴幾個一起讀書,上回小寒滿福都跟著去了府城,他們家四寶沒去,王桂花老覺得心裡不太舒坦,兄弟之間不來往肯定不親啊!

讓劉四寶一起學習,劉一帆等人肯定沒意見,小寒滿福還有牛君生都在這呢!

於是,第二天,王桂花就把劉四寶帶來了。

隻不過,這次王桂花還帶了四個大人,兩男兩女。

“英子,這是我娘家的兩個弟弟弟媳,鹵味鋪子人要是沒招滿的話,能不能給他們安排一下?”

現在生意越來越大,早就傳出去了,王桂花現在跟劉一帆一家和好如初,王桂花和劉大有每次去給四寶送糧食的時候,都在王家得意洋洋的誇讚炫耀自己侄子多麼的能乾有本事,王家人當然也想過來尋個活計。其實這已經是王桂花娘家人第二次上門了,隻不過第一次羅穎一家子去了府城,王家人撲了個空而已。

“侄媳婦,你放心,我們平時在家都是做慣了粗活的人,再說咱大家又都是親戚,肯定不會扯你後腿,你隻管把心放肚子裡!”王桂花的大弟媳賈氏說道。

“不是我不答應,而是人我確實找好了。”

“侄媳婦啊,咱可是一家人,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人用著肯定比外人用著稱心,也更加可靠,你說呢?”賈氏又說道。

“就是啊!我們肯定好好乾,不給你拖後題。”

...

“這不是誰可靠的問題?這是誠信問題,既然我跟他們都說好了,肯定不能改,除非人家現在自己來說不乾。”

羅穎話落,王家幾個人臉色異常難看。

羅穎繼續說:“你們要是真想賺錢,就回村裡養魚去,到了冬天,全賣給我,我都要。”

“真...真的啊?”

王桂花笑了,可是她的弟弟弟媳似乎並不怎麼高興。

羅穎說:“你們村裡肯定有塘,回去之後,承包幾個或者買幾個,多養一些,到了年底魚肥了,都賣給我,總比你們天天早出晚歸掙工錢強吧!”

如果府城的酒樓下半年開起來,到時候臘味也能運過去賣,那麼需要的雞鴨魚豬這些東西就更多了,羅穎本身此舉也是為他們好,可是王家人卻不想養魚,覺得來錢太慢,同時擔心魚養不活怎麼辦?那投進去的本錢不就都打了水漂嗎?還不如做工穩當呢!

賈氏又道:“大侄女啊,這養魚......我們也不會啊!要不然,你看看,還是給我找個活兒吧!五豐鎮離我們王家灣也不遠,我們走路一個半時辰就能到,不礙事,我們莊戶人家,誰不是起早貪黑的乾活兒!”

“我勸你們好好考慮考慮,這半年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是賣掉以後,好日子就來了,收入比做工強。”羅穎勸道。

王桂花的二弟媳白氏夫妻倆若有所思,說:“那...我們回去商量商量。”

“我這邊確實不需要人手,不過我們有些東西需要縫製,二位嬸娘要是針線活兒好的話,就去我們村長那邊領點衣裳回去縫,二十幾個銅板肯定掙得到的。”

白氏兩口子聞言,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賈氏就有點不高興,再無剛才的熱情勁兒。

現在李奶奶母子倆帶著四個徒弟,每天能裁好幾十套衣裳,昨天開始,這些衣裳的分發是劉春曉在登記,大部分衣裳都是馬家村的村民在縫製,主要是稠樹灣大部分人都有活計了,當然除了那幾個跟羅穎有衝突的。

說到劉春曉,也是目前村裡除了羅穎之外,唯一的識字的女生了,加上她針線活兒好,羅穎去特意請她幫忙的,她現在也定親了,貌似雙方處的還不錯,所以對於羅穎“搶”走劉一帆的事情,她也沒那麼計較了,實際上,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她心裡是佩服羅穎的,但是她的驕傲不允許她向羅穎低頭,直到羅穎這次上門請她,她就答應了。

且說,王家幾個人回到家後,就商量著要不要養魚?

賈氏兩口子自然不讚同,他們也是打聽過羅穎家工人的待遇的,再加上自己跟王桂花是親戚,待遇肯定隻會更好不會差,說什麼也不肯跟白氏兩口子合夥養魚。

白氏兩口子就不這麼認為,覺得去羅穎那兒做事,每天來回在路上就要花一兩個時辰,家裡完全都顧不上,如果自己養魚的話,賺的錢是多是少都是自己的,家裡也能顧上,有空的話還能縫衣裳掙幾個銅板貼補家用。

於是,白氏兩口子四處借錢承包兩個魚塘,做起了水產養殖,賈氏每天領點衣裳回去縫,每次來稠樹灣的時候,總是要來羅穎這裡坐坐,就想尋個活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