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繡正文第二百八十八章劉一帆和全福在縣城轉好幾圈,最後劉一帆買下了馬、和兩家的布莊,他們因為新式服裝的崛起,導致破產,隻能變賣出去,謀求其他發展。
劉一帆想著這兩家鋪子位置不錯,到時候打通重新裝修,就可以開家具店,而後院就可以做生產基地。
李全福最後看中了悅來酒家,這家酒樓規模比較小,改造一下做成茶樓還是可以的,而且路段也比較好。在富貴酒樓、如意酒樓、一品烤魚的衝擊下,也成了炮灰,掌櫃的隻能忍痛割愛。
“一百二十兩,全福,你錢夠嗎?”劉一帆問他。
一百二十兩可不是個小數目,以李家的情況,要拿下還是有點難。
“這麼貴?”李全福也犯難了,萬一家裡不支持怎麼辦?
劉一帆又說:“要不我先給你墊著?”
“一帆哥,要不......要不咱們還是搭夥唄!”全福說,“這麼多錢,萬一我家裡不支持不給錢.........”
“搭夥就算了,我先給你墊著,要是你家裡不支持你,等你盈利了還我就是。”
“那要是虧了......”
“虧了你就給我打工,直到還清債為止!”劉一帆說,“你可得好好乾,不然的話,你可得給我免費做好幾年呢!”
“嗯,你放心,一帆哥,肯定不會虧的!”李全福還是有信心的。
緊接著劉一帆就掏錢買下了酒樓,因為劉一帆的名頭,所以過戶手續什麼的,衙門也立馬就辦好了,絲毫不敢耽擱。
看到房契上的“李全福”三個字,李全福笑的嘴角都合不攏。
一切弄好之後,李全福就回村了,他得跟家人分享這個喜悅。
李家人一聽說,全福要辭去酒樓掌櫃的活兒,自己創業,萬分震驚!
士農工商,商永遠是最末的!
主要是李家人不相信李全福這個才十六歲的孩子,畢竟不是誰都有劉羅夫妻那樣的能耐!
於是李爺爺勸全福:“你這孩子想的怪美!那有錢人又不是傻子,人家願意花那冤枉錢去你的茶樓隻是聽個故事?”
李奶奶語重心長地說:“傻孩子,生意不是誰都會做的!你就安安心心的跟著一帆英子,咱們這日子過的也不差,就不要去想那些了。”
李家人覺得自己家哪裡是做生意的料子!就應該老老實實跟著劉羅夫妻倆乾活,穩當!
李全福急了,說:“爺,奶奶,我跟您們說這生意一帆哥和英子姐也是讚同的,他們雖然沒有入夥,但是跟他們後麵的生意也有關聯的,您們信我成不?”
這要是劉一帆羅穎小兩口也看好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李家人此刻也鬆動了。
李全福說:“你們看,鋪子都買好了。”
李全福掏出了契約。
本來以為會得到表揚,結果李全福沒想到還來不及解釋就被李好運一頓揍!
李全福懵圈了:“爹,您打我乾啥?”
“我打死你個兔崽子!”李好運黑著臉,凶道,“你哪來這麼多錢?你說!”
李奶奶說:“孩子,咱們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可不能乾啥傷天害理的事兒呀!”
“你哪來的錢?”
萬紅趕緊拉住李好運,打圓場:“先聽孩子怎麼說?娘,好運,你們先彆動氣!”
李全福說:“哎喲喂,我滴親爹喲!您兒子是那不肖子孫嗎?這鋪子是一帆哥墊錢買的,花了一百二十兩,本來我想跟他合夥,不過一帆哥和英子姐說他們不入夥,他們有彆的渠道掙錢,到時候茶樓裝修和宣傳他們來做,爺爺奶奶,爹,英子姐和一帆哥都看好,而且我聽他們那意思這茶樓大有可為,您們信我一回成不?”
李家人麵麵相覷。
李全福又說:“要是不看好的話,一帆哥怎麼可能墊錢給我買下鋪子?他還說了,要真是虧了,大不了去給他乾幾年活兒還債!”
李好運現在天天在鹵味鋪子做事,眼界開闊了許多,聽李全福這麼一說,也不像開始那樣排斥了,他說:“真要虧,也虧不了多少,至少酒樓還在,真經營不下去,酒樓在賣了便是,爹,娘,要不讓孩子試試?”
李爺爺沉思一會兒,說:“這麼大的事情,我看明天還是去縣城跟一帆談談再決定,這不是個小數目。”
............
於是次日一大早,李家三個男人就坐上牛車去找到劉一帆。
得到劉一帆和羅穎的點頭認可,他們才放下心來,同意李全福的選擇。
不過,劉一帆兩口子也知道他們家一時半會兒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買樓的錢就讓他們先欠著,李全福這小子倒也是個有骨氣的,當場還寫下了借條,允諾一定連本帶利還!
一切定下來以後,全福全身心的投入到他自己的茶樓裡,開始招人培訓,家具鋪子劉一帆不怎麼操心,因為招人神馬的劉大勇負責。
當然劉一帆也沒閒著,水稻已經到了育秧的階段,至關重要,他每天都要去基地查看一下,大部分村修路情況也接近尾聲,劉一帆也要去檢查,不過有了彭氏母女之前的所作所為,陳縣令為了博個好感,在修路一事上倒也儘心儘責,沒有發現豆腐渣工程。
羅穎承擔起了家具設計、茶樓的裝修宣傳等事宜,劉一心對設計一事展示出了濃厚的興趣,羅穎鼓勵劉一心開動大腦,並讓她參與其中。
全福要開茶樓的消息不脛而走,上門道賀的特彆多,劉大寶這貨聽說了後,死纏爛打非要入股,磨了全福好幾天,全福是真沒想到男人都能這麼煩人,最後沒辦法,同意讓他出一半錢,不管事,占四成份子。
因為劉一帆讓他們先不要急著還買樓的錢,所以他們兩個人自己攢的私房錢拿出來裝修改造就夠了。
到了三月底,劉一鳴和劉少傑就要出發去府城參加考試,唐先生剛好要去府城拜訪朋友,就順便帶著他們去了。
這個時候,半畝雜交水稻秧苗已經栽好了,羅穎的肚子也七個月了,劉一帆便把羅穎和劉一心送回稠樹灣。
“終於回來了。”林氏急忙出來迎接,“肚子這麼大了,這可不能再到處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