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顧鳳爬到妹妹的床上,姐妹倆說悄悄話。
提到大嫂人選,顧鸞又想起了上輩子。那時候,她可憐的大哥前後說了兩門親事,第一門女方待婚期間不知吃了什麼,起了滿臉疹子,沒養好,留了一些麻子。曾祖母看過後,陪了女方一些禮,做主退了婚事。
到了第二門,女方家裡都願意的,未料那小姐早就有了心上人,為了擺脫父母婚事,那小姐竟與心上人私定終身,懷了孩子去威脅父母。女方父母氣壞了,但生米煮成熟飯,他們不敢把懷了彆人孩子的女兒送到承恩侯府來,便找個借口退了婚事。
反正直到顧鸞死去,大哥都沒娶到媳婦。
顧鸞不知道前世曾祖母來九華寺有沒有遇見韓老太太,又或是遇見了,但因為來往少,沒想到結親家,但顧鸞與姐姐一樣,都覺得讓韓薇給她們當大嫂挺不錯的。
按照顧鸞的意思,她們應該先去曾祖母耳邊吹風,顧鳳卻覺得,要先撮合大哥與韓薇,兩人看對眼了,再請長輩們做主。
顧鸞還想反駁,被姐姐給摁住了,不許她反對。
顧鸞打不過姐姐,隻好老老實實地當聽話小妹.
顧鸞在山裡快活,皇宮裡頭,隆慶帝將心愛的二兒子叫到了麵前。
趙夔從邊疆回來後,一直都在當閒散王爺,隆慶帝覺得,是時候給兒子安排一份差事了。
“六部裡麵,夔兒想去哪邊?”隆慶帝笑著問,猜測兒子會說兵部。
趙夔哪個部都不想去,直言道:“兒子想去錦衣衛。”
隆慶帝心裡一哆嗦,錦衣衛是替他盯梢文武百官、稽查某些案子的,辦事手段淩厲血腥,百官、百姓談到錦衣衛便會變了臉色。他的夔兒本來就有凶獸之名了,再放到錦衣衛,兒子是想做人人心中的厲鬼嗎?
隆慶帝皺眉,搖頭道:“不妥,錦衣衛戾氣太重,不適合你。”
趙夔笑了笑,道:“兒臣就喜歡戾氣重的地方,父皇若安排我去六部,最後隻會有兩種結果,要麼是六部官員天天彈劾兒臣,要麼,就是他們不屑與兒臣為伍,憤而辭官。”
隆慶帝眉心突突地跳,仔細想想,還真是兒子說的那樣。
“父皇放心,兒臣去了錦衣衛,父皇叫兒臣查誰兒臣就查誰,沒有父皇的旨意,兒臣絕不會擅作主張。”趙夔先給隆慶帝吃了顆定心丸,保證他不會公報私仇。
隆慶帝壓根沒想那麼多,他最擔心的,還是怕錦衣衛會加重兒子的戾氣。
戾氣?
隆慶帝突然想到了一個地方。
抬起頭,隆慶帝戲謔地向兒子拋出一個條件:“你要去錦衣衛也行,不過去了錦衣衛,你每個月都要去九華寺住上三天,誠心禮佛。”
趙夔目光微變,讓他去禮佛?
隆慶帝往龍椅上一靠,淡淡道:“父皇這也是為你好,你不想去就算了。”
趙夔是不想去禮佛,但他要去錦衣衛,麵對這麼一個不著調的皇帝老子,他隻能妥協。
“兒臣全聽父皇安排。”他垂眸道。
隆慶帝滿意了,道:“那你現在就去九華寺住三日,每天抄寫一部經書,三天後你把經書給朕,朕就給你錦衣衛的腰牌。”
老爺子笑得像得逞的狡猾狐狸,趙夔忍不住反擊道:“父皇,不如兒臣在九華寺剃度罷,如此,更方便我修身養性。”
隆慶帝嚇了一跳,騰地就站起來了,盯著兒子問:“你說什麼?”
趙夔拱手,低頭道:“兒臣這就出發,去九華寺禮佛。”
說完,趙夔轉身告退。
隆慶帝還瞪著眼睛,石公公好笑,輕聲解釋道:“皇上,王爺跟您開玩笑呢。”
好好的王爺,誰會舍下榮華富貴去做和尚?
雖然這麼說,但隆慶帝還是擔心他的兒子犯傻,趕緊派人去盯著兒子了,一旦兒子真想剃度,哪個和尚敢動手,他就要了哪個和尚的命。
當天黃昏,趙夔就奉旨在九華寺後山的一處院落下榻了。
讓堂堂寧王悶在寺院聽經那是不可能的,翌日早上,趙夔命人準備弓箭,他要去山裡狩獵
九華山並不雄偉,沒有猛獸出沒,頂多是些山鳥野兔,趙夔閒庭散步地在山中轉悠,侍衛彭越遠遠地跟著,除了彭越,趙夔再沒帶旁人。
走著走著,前麵突然出現一片桃花林,林中桃花爛漫處,香客的歡笑聲隱隱約約地傳了過來。
趙夔不想去湊熱鬨,轉個身,準備去彆處看看。
就在此時,他聽見一道清脆的聲音:“姐姐,我們在這邊!”
趙夔腳步一頓,望向桃花深處,剛剛的聲音,好像是顧鸞?
確實是顧鸞。
為了撮合韓薇與顧謹,顧鳳特意在寺裡多留了幾日,還靠撒嬌耍賴把顧謹也留下了,然後這天,顧鳳叫顧鸞去請韓薇來桃花林賞花,她再拉著兄長過來,假裝偶遇。
隨著兄長姐姐的靠近,顧鸞偷偷觀察韓薇,見韓薇臉頰泛紅,顧鸞心想,這個嫂子應該跑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