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鸞生氣嗎?”蕭老太君一邊梳頭一邊問。
顧鸞搖搖頭,小聲道:“人之常情,我不怪陳家。”設身處地,如果顧鸞是陳家人,她也不願意一大家子的前程因為一個未正式議親的女子斷送了,哪怕隻是承擔風險。
蕭老太君歪頭,仔細瞅了瞅小姑娘,確定這孩子是真的不怨,蕭老太君更心疼了。她的阿鸞從小聰明又乖巧,做過的最淘氣的事,無非是與祖母串通起來坑趙老姨娘的牌,這麼乖的孩子,為什麼偏被寧王盯上了,還卷進了寧王與太子的爭鬥?
蕭老太君想曾孫女一輩子都天真無邪,但事已至此,蕭老太君不能再把所有風雨都擋在外頭了,她要讓曾孫女清楚外麵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要教曾孫女如何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
“阿鸞,今日寧王來過了,他向祖母發誓,京城的流言非他所為。”將小姑娘轉過來,蕭老太君低頭道,“我與你爹都相信他。”
顧鸞眼睫顫了顫。
她懷疑過趙夔,但,如果曾祖母與父親都信了趙夔,那顧鸞也就相信,此事與趙夔無關。而且,顧鸞眼中的寧王,也不像有膽做沒膽承認的人。
“寧王懷疑,有人想背地裡挑撥侯府與寧王的關係,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阿鸞覺得會是誰?”蕭老太君先拋出了一個問題,她想知道曾孫女對朝局的了解有多深。
顧鸞驀地想到了太子,想到了那日假山深處,太子的意外出現。
真的是意外嗎?太子去禦花園的理由是找隆慶帝商量事情,可禦花園裡有隆慶帝留下的宮人,太子稍微打聽便能知曉隆慶帝離開的方向,為何太子還是去了假山?難道太子已經開始在意她了?
前世顧鸞在東宮住了一年不到,但那短短的幾個月,足夠讓顧鸞看清太子對她的癡迷,可就算是上輩子,顧鸞長大後與太子照麵的次數也不多,這便說明,太子癡迷的,隻是她的皮囊。既然是皮囊,太子此時對她動心,也並非不可能。
果真如此,太子就有散布流言的理由了,既壞了她與陳家的婚事,又能讓寧王被自家猜忌敵視。
好個一石二鳥之計!
顧鸞恨聲道:“太子。”
顧鸞怕趙夔,是因為前世死亡的恐懼深入骨血揮之不去,顧鸞雖然不會嫁給趙夔,但顧鸞看得清楚,這輩子的趙夔並沒有害她之心,甚至在決定娶她的情況下,趙夔還願意成全她嫁給彆人。再看太子,一出手就壞了她的姻緣,甚至是一輩子的姻緣!
“曾祖母,太子,他好像也喜歡我。”想躲的兩人都盯上了她,顧鸞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依賴地抱住了家裡的老太君。曾祖母曆經三朝,見多了朝堂的風風雨雨,或許有辦法。
蕭老太君吃了一驚:“阿鸞,你與太子之間,有過淵源嗎?”
顧鸞的猜測是憑借上輩子的經曆,但她隨便捏造兩件證據,蕭老太君也無從查證。
蕭老太君起初是震驚,然,看著懷裡嬌小可人的顧鸞,才十三歲就出落地仙姿玉貌、我見猶憐了,蕭老太君便覺得,太子與趙夔的覬覦,都合情合理。隻,如果兩人皆是一時興起,阿鸞躲兩年他們就忘了阿鸞,這事就好解決,萬一太子、寧王都對阿鸞念念不忘、非要不可……
蕭老太君突然頭疼,一手按著曾孫女的腦袋,另一手偷偷地揉額頭。
“不急不急,阿鸞讓曾祖母好好想想,反正阿鸞不用怕,隻要曾祖母活著,沒人能強迫你。”緊緊摟住自家的小姑娘,蕭老太君心疼無比地道。
顧鸞埋在曾祖母懷裡,慢慢睜開了眼睛。
她不想嫁趙夔為王妃,也不想給太子做妾,但留給她的時間不多了,再過兩年,趙夔會造反,登基的新帝會依照諾言不強迫她,還是會強行召她進宮,沒人知道答案。
念頭剛起,顧鸞忽的心中一動。
趙夔篡位的前提,是隆慶帝病危命不保夕,如果隆慶帝好好的,好好地再活十來年,那麼長的時間,足夠讓父母為她挑個合適的夫婿了,待隆慶帝壽終正寢時,她已為人婦甚至人母多年,天下美人那麼多,太子或趙夔總不至於一直惦記個出嫁的婦人吧?
“曾祖母,我不怕了!”顧鸞抬起頭,雀躍地道。
蕭老太君奇了,問道:“為何不怕了?”
顧鸞狡猾一笑,為了哄老人家忘記因她而起的煩惱,顧鸞故意信心十足地道:“無論太子還是寧王都得聽皇伯父的,以後我努力討好皇伯父,讓皇伯父更加疼我,屆時有皇伯父替我撐腰,我就誰都不用怕了。”
蕭老太君想了想,忽然覺得曾孫女的話很有道理,她是活不長了,皇帝外孫還年輕啊!
“我們阿鸞就是聰明!”蕭老太君稀罕地抱住顧鸞,親了顧鸞腦頂一口。
作者有話要說:
顧鸞:皇伯父,我會努力讓你長命百歲的!
隆慶帝非常感動:好丫頭,想要什麼賞賜儘管直說!
顧鸞:我想順順利利地出嫁。
隆慶帝:這個簡單,夔兒快來接走你媳婦。
趙夔秒速出現,抱走了他的小仙鳥。
哈哈,二更也提前了,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