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領帶著人離開後,劉博打電話告訴倪廣南危機已經解除,讓他安撫一下公司員工的情緒然後帶著大家去聚個餐娛樂娛樂放鬆一下。倪廣南問了劉博事情的前因後果,劉博也沒有隱瞞倪廣南如實的說了一邊。
隨後劉博又打電話給王堅博士讓他把暢想雲上線,在暢想科技各大網站停運6個小時後全部恢複運營,外界都在猜測原因,而暢想科技發布公告給大家道歉,給出的解釋是寬帶問題。
暢想科技本以為給出這個解釋用戶們就不會有太多的情緒,也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韓國的寬帶網速已經達到了1m/s,國內網速慢就算了,還經常掉線,不是這裡出問題就是那裡出毛病,找報修服務態度倒是挺好,就是不上門,三天五天一點信兒都沒有。
就因為這一句話,國內的網友在網絡上針對各國網速進行了評比,曬出了各國的網速峰值。華夏已經排到了95名,差五名就跌出100名以外了。經濟排名前十,網速卻排名連一些小國家都比不上。
對於幾兆幾兆寬帶有些網友是一點都不了解的,然後有熱心網友給大家進行了普及,這一普及不要緊,再跟其他國家的網速一對比,大家都發現原來自己用的一直都是假寬帶。
數據顯示,使用2m寬帶的用戶中,理論上應享有256kb/s的網速,實際上平均速度在15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1m寬帶,理論網速是128kb/s,實際上,平均速度在90kb/s以下的占83.5%;使用512k寬帶,理論網速是64kb/s,實際上,平均網速在30kb/s以下的占67.6%。 調查發現,多數用戶辦理的固網寬帶帶寬為主流的1m或2m,1m帶寬下用戶平均上網速度為83.2kb/s,2m則為141.7kb/s。
關於家寬帶在網絡上越鬨越凶,暢想科技的事件也就沒什麼人關注了,大家把矛頭全部指向了寬帶運營商:電信、鐵通、網通三家企業。
很快就有專家站出來解釋,實際測定顯示,到用戶終端的桌麵後能達到2m的是非常少的。雖然叫它“寬帶”,其實就是在小區裡邊可能是3戶、5戶甚至100戶共享的,等於說這個路在沒跑“車”的時候可以達到2m甚至100m,但是在10家“車”一上道,分這個帶寬就不夠了。所以我們經常會感覺到雖然是寬帶,但是在上網高峰或者是大家在用的時候依然會有待遲現象,就是一個假寬帶的問題。
也有專家認為,像這種寬帶速度不符的情況,在世界各地都有,而不是隻在華夏有,不能說是“假寬帶”。知名電信專家項立剛表示,如果說假寬帶,全世界都用的是假寬帶。
把寬帶比喻成車這方麵大家還能夠接受,畢竟大家都能夠理解。但是後麵那位專家就成了用戶們的攻擊對象,用戶可不管什麼傳輸的時候經曆了什麼複雜的過程,他們隻看表麵數據,全世界都是家寬帶,同樣的寬帶韓國日本就能比華夏高出一倍的網速?就連印度都能比華夏高出50%?
用戶們全部攻擊這位專家,接著電信幾家公司也不能視而不見了,然後站出來召開新聞發布會。
對於家寬帶事件給大家解釋道:“華夏大規模網路建設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說,成本無法承受,讓華夏每一戶都達到滿滿的寬帶的速率,僅靠運營商是不現實的。網速上不去最差的情況是基礎投入不夠,所謂基礎投入不夠,日本和韓國是有國家戰略的,它把寬帶發展作為國家很重要的戰略,國家投了很多的錢,包括它有扶持的政策,然後才能保證它的寬帶發展得非常好。”
對於電信給出的解釋,又有網友曬出了各國寬帶的價格,全國固網寬帶用戶上網1m帶寬每月費用實際折合13.1美元,算下來,華夏內地網民實際每月為1mbps寬帶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米國的4倍、韓國的29倍、華夏香港的469倍。
“最差的服務,最差的網速卻是最貴的價格,你還跟我們說國家投入不夠,你們怎麼不上天?”網友們在網絡上開始了更加猛烈的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