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5章 多慮了?
布林同意了,佩奇自然也就同意下來。
一開始劉博原本打算談下來後再索要一些股份,但此刻劉博又改變了想法。因為他這些天通過小哇也了解了一下上一世有關穀歌的情況。
當年穀歌是不想上市的,因為他不缺錢,創立三年就盈利了,而且是盈利很多,上市多麻煩,沒必要。但是由於矽穀的傳統,員工是有股票期權或者直接股份獎勵作為薪酬,那些低級員工持股之後,持股人數超過法定限額,按照sec的規定,必須以公眾公司的身份公開財務資料。
同時vc的投資也有退出的需求,在法律和投資人的壓力下,穀歌扭扭捏捏的上市了。而穀歌三巨頭對穀歌有強烈的控製欲,同時也不希望那些“短視”的華爾街投行左右公司的戰略方向,於是采用了上述保護大股東,歧視小股東的雙重股權架構。
於是穀歌在上市的時候,就采用了福特1956年上市時候采用的保護大股東,歧視小股東的雙層股權結構。穀歌把股票分為兩類:ss a和 ss b這兩類股票麵值相同,但是投票權不一樣的股權架構。a類股票,每股一個投票權,上市賣給公眾;b類的股票,每股有10個投票權,b類不上市流通!92%的b股由佩奇、布林以及他們聘請的總裁施密特三巨頭手持有,牢牢的把公司的控製權把控在手中。
當劉博了解到穀歌的三巨頭對穀歌強烈的控製欲後,劉博改變了他的想法。繼續要股份,佩奇他們為了讓穀歌市值翻上好幾番肯定會給,但劉博手中有著如此多的股份,等到穀歌上市的時候,劉博一定會被邊緣化,一股b類股他都彆想得到,哪怕是他手中有再多的股份他也沒有公司的控製權。
但劉博改變了策略後就不一樣啦,隻要不繼續要股份,佩奇和布林就對劉博方希,這個時候劉博隻要借著用facebook就可以跟佩奇和布林簽署一份協議,達到劉博可以跟三巨頭分庭抗禮的局麵。
劉博這麼做雖然是為了利益,但也不全是,如果是為了利益的話,劉博隻要股份就好,等到穀歌市值達到劉博的預期,劉博就可以套現,但劉博並不是為了更多的利益,而是為了能夠長久的控製穀歌。
有人會問,那為什麼劉博不自己在米國創建一家企業呢?
答案很簡單,發展不起來!
華夏企業在米國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被以各種安全為由限製發展,甚至被踢出這個行業,而搜索這種涉及個人用戶隱私的企業想要做大那更加不可能了,除非是米國的本土企業!
身為重生人士的劉博自然把穀歌當成合作的不二人選。
當劉博把自己的想法跟佩奇和布林簡單的說了一下後,然後借著尿遁離開,佩奇和布林兩人小聲的合計起來。
佩奇道:“劉總要比我們兩人甚至加上史密斯總裁的投票權還要高,那以後咱們以後的控製權是不是就會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