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要堅持全麵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用一分為二的眼光看待事物、分析問題,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與均衡論。”
說完,大衛·默克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不好意思在華夏帶了相當一段時間後,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也學到了一點。但這並不妨礙我來為人工智能正名!
無論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日新月異、如何高端智能,智能機器人或者人工智能永遠也不會淩駕於人類,隻不過人對人工智能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而各行各業領域對人的科技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人的智能控製技術本領要求越來越精準、對人機協同要求越來越默契。
在“人機結合”中,智能機器人是由人類發明創造、設計控製的,人無疑是最生動、最活躍的因素,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離開了人,任何智能機器人都將無法發揮智能作用,隻能說是一堆廢鐵。
然而,我們在強調人這一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智能機器人所發揮的巨大作戰潛能和負麵影響。從目前情況看,智能機器人研製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不具備人的深度思維能力,還擺脫不了人為控製。
但是,當智能機器人的思維逐步向人腦靠近,有時也會發生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失去控製作出不當行為。
我們總結出來人工智能若想控製人類,必須具備以下四點:
第一,是人工智能要具有自我意識。這並不是指人工智能在處理外界輸入時的判斷和反應超過了人類,而是人工智能要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識,從而將自己與人類主體區分開來。這一點在當前的人工智能界依然存疑,但具有其實現的可能性。
第二,人工智能能夠從控製人類身上得到基本的經濟利益。這就要求人類本身能夠完成人工智能所不能完成的必要工作。對人工智能係統本身來說,高度依賴人類的工作是對人工智能本身的維護和更新,這也包括不斷用人類智慧去完善人工智能。
第三,人工智能具有控製人類的手段。未來的人工智能顯然具有控製人類的手段,伴隨著整個經濟體係的智能化,大部分的物質生產過程由人工智能體係所控製,公共管理領域引入人工智能與暴力體係引入人工智能,會使人類在經濟、管理和暴力領域都置於人工智能的控製之下。更重要的是,相當一部分人類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會更好地增進人類的公平,提供更好的治理。這就使得在思想上具有了人工智能可能控製人類的正當性觀念。
第四,人工智能具有控製人類的必要。這裡的必要主要是指如果不控製人類,人類可能具有隨時關閉乃至消除人工智能自我存在的可能。如果假設宇宙中任何個體形成的自我意識都具有保護自我存在和延續的目的和行為,那麼,人工智能可能會主動控製人類,以防止人類關閉它們。
但是,就從人工智能發展最好的華夏,人工智能也完全不具備這四點。至於以後會不會,我門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x—ai公司永遠不會違背最初的夢想。”
大衛·默克爾的話讓發布會現場的人瘋狂起來,鼓掌的、呐喊的、支持的讓發布會的氣氛達到了一個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