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險山峻峰,但山勢蜿蜒盤曲,形似臥龍,平均海拔1021米,又稱“嶷山臥龍”。
1959年12月,在此建起嶷神嶺林場,總麵積達4.38萬畝。
目前,嶷神嶺覆蓋率達95%以上,森林茂密,山花遍野,鳥語蟬鳴,氣候涼爽,是人們郊遊消暑的理想場所,同時也是劉博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廠址的理想場所。
但這裡距離縣城太近了,劉博打算去下一個地方看看。
下一個地方是位於距離縣城二十五公裡以外的三嵕山,劉博隻知道這裡曾是久安戰役的主戰場,對於其他的一無所知。
路上的時候,李書記開始為劉博講解起來。
據《淮南子》記載:“堯使羿射九烏(按九烏,火鴉,即太陽)於三嵕之山,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惡鳥名)於青丘之澤。”
就是說,當時十日並出,禾苗焦死,草木儘枯。堯就命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射殺猛獸長蛇,為民除害,從此萬民複生、玉海義和、天下太平。
因為三嵕山有這樣的傳奇故事,自唐代開始山上修建廟宇。
宋朝“額封羿神,為靈貺王”,賜建三嵕大廟。
之後,曆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擴建,計有:羿神廟、先師廟、金禪寺、唐王廟、喜神廟、關帝廟、黑虎神廟等。其中羿神廟矗立主峰,規模宏偉,精工細刻,雕梁畫棟,十分壯觀,為宋趙佶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欽賜重建。
三嵕山之陽,有清泉一注,彙成三嵕水,每逢春夏乾旱,祈雨輒應,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兩次香煙盛會。
晉、冀、魯、豫、陝數省市的善男信女,朝山進香的絡繹不絕,雲集三嵕,磐聲不斷,金鐘長鳴,敬唱大戲,祈雨還願,盛況非常,曆代不衰。
戰爭年代廟宇已毀,隻有蓮花塔一座巍然屹立,為三嵕山之象征。
李書記說完後,車隊也到達三嵕山。
不遠處一位農民模樣的男子,看到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的豪車,看人也是非富即貴,心想這下可是一筆大買賣,猶豫片刻便朝著人群的核心迎了上去。
李書記他們來的時候,並沒有帶警衛,這名男子很是順利的就來到了李書記和劉博的身邊,“問一下你們中午吃飯嗎?我們家就在這邊,味美價廉,來旅遊的顧客都來我們家裡吃飯!”
劉博隨口一問,“好,你給我們帶個路,我們就上你們家裡吃飯!”
“要是你們騙人怎麼辦?”
“老哥,怎麼稱呼?”
“我叫王大成!”
劉博笑了笑,從口袋裡拿出來錢包,掏出來幾張毛爺爺,遞給王大成,“諾,五百塊錢夠我們這多人吃一頓飯嗎?”
王大成頓時雙眼放光,但被這麼多人注視著,又有點不好意思去拿,撓著頭道:“夠了夠了!其實兩百就夠!”
“那剩下的就當你的帶路費吧!”劉博把錢放到王大成手中。
“好!”王大成點頭答應!
把錢裝入口袋,王大成走在最前麵帶路,李書記和劉博跟著他的後麵,其他的人跟在後麵。
走了一段路,王大成突然回頭道:“後羿射日的故事你們都知道吧?”
李書記沒有說話,看向了劉博。劉博剛聽李書記講過,不理人家也不好看,便道:“聽過。”
“嗯,老掉牙的故事了,當然都知道。可是,你知道後羿是哪兒人嗎?你光知道他家老婆是嫦娥,可是,你知道嫦娥是哪兒人嗎?說出來嚇死你,他兩口子是我的老鄉!就是我們村裡的人!”
王大成很是自豪的道:“傳說,那個傳說中的羿就出生在我們村裡,生日是五月初一。這娃生下來就虎頭虎腦的,少年便臂力無比,跟挖掘機似的,還忠勇耿直,這性格俗稱“一根筋”。
最牛的是,善於射箭。後羿年輕的時候以賣砂鍋為生,一次在賣砂鍋回家的途中,看見一頭老虎正對著一枚沒開刃的黃花大閨女流口水,準備做乾糧。
後羿一看,立馬拿扁擔當弓,拔了棵小樹當箭,出手就把老虎射到了,還射倒了。
到現在我也沒搞清楚他是拿什麼做弦的,好像一根扁擔彎起來射不出小樹吧?
反正就這麼個意思吧,姑娘得救了。
後羿上去問這枚膚白貌美氣質佳的大姑娘,你叫啥?欲說還羞地回答:“我叫嫦娥。”
於是兩個人就恩恩愛愛、歡歡笑笑、比翼雙飛、郎才女貌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後來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後羿登上三嵕山射落九日,一射成名,那感覺跟許海峰當年射得中國曆史上第一塊奧運會金牌差不多。
後來西天王母為了讓羿同學神射不衰,就賜給他長生不死靈丹,沒曾想,靈丹被他老婆偷吃了,吃完就身不由己飄升到月宮去啦。這事記載在《淮南子》裡。當然,這故事還有一個尾巴,就是後羿思念嫦娥,於農曆七月初七鬱悶而死。”
說到這裡,王大成歎了口氣道:“多麼淒慘的故事呀,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女人嘴饞挺要命的,能把男人鬱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