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項技術立即成為了搶手貨,幾位首腦紛紛表示自己想要這兩種技術。郭少華給大家解釋道:“這兩種技術才剛走出實驗室不久,在暢想新能源集團內部進行了小規模的測試,雖然沒有問題,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測試的。”
但是大家並不買賬,讓郭少華開價,他們要購買這種技術。但是這種技術,國際上都沒有的,就是他想出售也得看首領的意思,於是幾方麵開始進行談判、商量,原本在久安隻有一天的行程,最後在各國首腦的堅持下,變為了三天。
在這三天中,這些首腦各自都為自己的國家帶回去豐厚的戰果,雖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跟這些戰果比起來,他們完全能夠接受。
久安之行結束後,劉博終於送了一口氣,這幾天他是沒日沒夜的陪同著談判,送走了這些人後,他終於有時間關注自己當編劇後的第一部全球性質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豆瓣經過半年多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影迷、影評人的聚集地,一部電影好不好看,隻要在這裡看評分就可以了。
影迷們根據大家的偏好也總結出來一種規律,國產片評分7分以上值得一看,日韓片8分值得一看,米國片8.5以上值得一看。
剛上映的第一天,《當幸福來敲門》的評分高達9.9分,可豆瓣的出現也算是生不逢時,因為目前的互聯網早已經發展到劉博記憶中2020的水平,各種噴子、水軍、專門抬杠的人都已經應運而生,一部電影好不好看,豆瓣評分隻能作為一個大概的參考。
上映三天後,這不電影的評分已經成為了9.5分。
其中有一條評論為一星的影評,劉博專門看了一下。
“看完我就兩個字:失望。我不知道影片到底講了些什麼,這是部勵誌劇?還是悲劇?或者說其實是反諷?
如果一定要讓我說影片到底講了什麼,我認為全片講述了男主人公的悲慘際遇為了生活疲於奔命最後經過努力當上了體麵的交易員的故事,難道找到這份收入高的工作就是幸福?可笑!
本片販賣的是廉價同情,電影隻是把廉價的可憐擺在我麵前試圖騙取我的眼淚。這讓我很不舒服,世上本多庸人或許這便是世間常態但電影把現實裡的東西在這裡重新展現的意義何在?
電影截取的隻是男主人公事業不順和他所做出的努力,他的妻子一天工作16個小時支撐家裡還要請假接孩子,而他且早勸告醫生購買昂貴又不實用的檢測儀?最後欠房東3個月的房租無錢支付。
這樣的男人一點也不值得去可憐,一切都是他自己造就的。我不明白為什麼就不能踏踏實實的去找份工作呢?還是說你有夢想就需要彆人來為你買單?
男主偶然間發現做股票很賺錢就立即轉投股票。(做實習生)妻子受不了離開了他,做實習生前6個月沒有工資並且20個裡隻能留下一個。於是從這裡開始影片出現了希望男主人公開始加倍努力。
好吧我就不多做敘述了,你可以想象到男主就像一個煩人保險推銷員一樣展開自己的業務如何抓住機會獲得成功從眾多對手裡脫穎而出留下感動了自己的淚水,幸福來了。
但幸福往往不是彆人告訴你的樣子,男主人公的努力在影片裡我看不到實現了什麼價值那隻是自己感動(騙)了自己而已。
所有的不幸其實都是庸人自擾,幸福也是,男主人公的做法讓我覺得惡心,差評,一星都多,如果可以有評論為負的話,哼哼……”
從評論上看,這個人是真正的看過了這部電影,並不是在故意黑,但是劉博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電影之中的美好美好的一麵全部被這名影評人規避,比如父愛、堅強、積極、人無完人等。
而且這部電影是根據克斯裡的真實事跡改編,影片的開頭就已經寫的明明白白,開頭經濟危機也是有交代清楚的,劉博不知道這名影評人是一種什麼人,但他是真的無語。
劉博承認這部電影有些過於美好過於理想化,可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又有什麼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