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完畢後,根據近地軌道衛星上麵傳回來的畫麵,這些小衛星已經分散至晉省的各個角落,‘推’動雲層開始朝著久安方向集結。
衛星發射基地的負責人就在劉博的身後,看到這種畫麵,他瞬間感覺把探測器、衛星送去外太空簡直弱爆了,這才是高科技好吧?
這可是對流層呀,大飛機在對流層飛行都是會受到氣流影響的,這些小衛星展開狀態不過五十多公分,它們竟然能夠在對流層內不受任何影響的讓雲按照預定的軌道進行運行,還有比這更高科技的嗎?
這種現象在旁人看來無法理解,但是如果掌握了懸浮技術以及空間扭曲技術,就好理解多了,氣流雖然很可怕,但是空間扭曲技術可以讓這些氣流給扭曲掉,繞開小衛星,所以對流層內的氣流根本影響不到這些小衛星。
兩個小時的時間,幾十萬顆小衛星已經在久安上空聚集了大量的雲,近地軌道衛星已經看不到久安的地麵了。
劉博開始操控那十顆主體衛星,敲了一大堆的代碼進去,這十顆主體衛星開始吸收太空的溫度。
近地軌道的衛星也開始集結,他們集結的方式跟以前南海上空的那口‘大鍋’差不多,隻是組成了十個,鍋口對準了各自的發射位置。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主題操控衛星,打下來十道光芒,精準的對接到每一個鍋口。緊接著,這些鍋口直接把接受到的光芒再一次的打到雲層上麵。
太空的溫度是接近絕對零度的,也就是零下接近三百度,主體操控衛星和近地軌道衛星的作用就是製造冷空氣,通過複雜的變化手段,將太空中的溫度轉化成冷氣打在雲層上麵,加速讓雲層周圍的濕氣凝聚,最終使得空氣再也拖不住,水滴或冰晶便會從雲中掉下來。
如果低層大氣的溫度較高,冰晶就會融化成水滴,就形成了雨。如果低層大氣溫度較低,高空的小冰晶就會聚集,就會以雪花的形式降落到地麵。
如果某地區上空有冰雹,主體操控衛星和近地軌道衛星同樣可以打下一道道的溫度較高的光芒融化掉冰雹,讓其以雨的形勢降落在地麵上。
此刻的久安上空烏雲密布,終於有了一絲要下雨的跡象,劉博開始操控第三梯隊的小衛星開始集合,然後降落。
小衛星安全落地之後,操控界麵顯示降雨量預計在150mm——200mm之間,預計持續降雨36小時,範圍整個久安。
劉博頓時大笑了起來,這已經表示他成功了!不過此時的上空雲層全部都是冰晶狀態,如果此刻下雨全部都是冰雹,劉博頓時把冷氣轉換成暖流,將雲層中的冰晶逐步融化,準備點下操控界麵上的降雨按鈕。
“劉總使不得呀!小雨是指24小時裡降雨量0.0——9.9毫米,中雨是指24小時裡降雨量為10.0——24.9毫米,大雨是指24小時裡降雨量為25.0——49.9毫米,暴雨是指24小時裡降雨量為50.0——99.9毫米,如果按照您操控界麵上麵的數據,這已經屬於特大大暴雨了,持續降雨36小時,這差不多構成洪災了。萬萬使不得呀!”
衛星發射基地負責人大叫不妙,在劉博即將點下降雨按鈕的時候,攔住了劉博。
劉博光想著降雨,卻忽視了降雨量還可能導致發生災難的這層因素,不過這也難不倒他,劉博回頭道:“您說,降雨量多少為合適,降雨量夠了我可以以後再讓小衛星把雲層推走就好了。”
負責人道:“很久沒有下雨了,就下一場大雨就好了,降雨量控製在40毫米內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可以推走,那目前久安上空的雲層足夠讓四五個城市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