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雪災(2 / 2)

吾乃大皇帝 子木 10663 字 2個月前

說多,都是累啊。

“哈哈哈……”李象看著這群兄弟,卻是是很高興。

“我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是將你們盼來了,你們的到來,是要給這裡充滿了文明啊。”

“我相信,我們幾兄弟一起聯手,一定能夠將這裡治理的和長安城一樣的繁華的。”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世世代代的統治這裡。”

“……”

李象很是高興的說道。

“皇兄放心,吾等一定和皇兄同心協力,將這裡變成人間樂土!”

“皇兄所言極是,吾等應當結成同盟,一同將這裡治理好!”

“出門在外,自然我們都聽兄長的。”

“我們都聽兄長的!”

“……”

其餘的人也紛紛開口說道,李象說到底,還是他們的哥哥。

這些被壓了很多年的皇子,在李象的麵前,還真不敢不從。

估計,他最怕的人就是李泰,第二個就是李象了。

接下來。

這些皇子們就在這裡先住下來。

他們有一年的時間來了解這個地方。

因為,隻有了解了這裡,才能夠更好的管理這裡。

要知道,隻有理解了當地的情況,才能夠更好的將當地治理好。

雖然說,李泰的這些兒子都很聰明,但是就算是天才,一旦脫離了實際,那麼不但無法將這裡治理好。

反而會將這裡治理的一團糟。

所以,這些人在成為國君之前,都有一段的適應時間。

整個君士但丁堡頓時變得熱鬨了起來。

與此同時。

在這個時候,那些從大唐而來的文士經過了大半年的學習,也已經派遣到了各地為官了。

一個小縣內。

李客,原本是蜀中的一名富商。

雖然他也姓李,但是卻不在隴西李氏的族譜之內。

隴西李氏的族譜,每一年都要小修一份,若是隴西之人,每年都能夠拿著副刊去族中登記。

然而,很不幸的是,李客沒有副本。

這樣的人在大唐還是不少的。

自從隴西李氏本皇族掌管了以後,但凡是李氏的人,都宣稱自己的隴西李氏的。

還有一些人宣稱自己和皇族是同一房的。

當然,這些人喊是喊,但是卻拿不出證據來,這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大唐依法治國,哪怕你說你是某某皇子的老爹,隻要不鬨出重大的事故來,基本上都不會有人理睬你的。

李客就很鬱悶了。

他言之鑿鑿的說自己是李泰的族親,但是他卻拿不出證據來。

而且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啥親子鑒定之類的,所以更加無法確定這種親緣關係了。

雖然,古代有滴血認親的說法,但是大家都覺得,那不靠譜。

所以,他隻能一直行商。

直到有一天,聽說了羅馬在召集人,他趕緊就來了。

將家中的錢財都散儘了,抱著一大堆的書籍來到了長安,很快的就多穎而出,成為了前往羅馬的其中之一。

他相信,以自己的才能,將來出將入相,都是沒有問題的。

“明府,這是這些天來,發生在這裡的命案懸疑案件。”一道身影從外麵走了進來,帶著一大堆的文書,說道:“李明府,因為前一段時間,這裡沒有人管理,故而亂象叢生,現在想要一時間平息這些亂象,有些困難啊。”

原本,大家都是野心勃勃的想乾出一番大事業來,結果現在發現有些困難啊。

“卻是有些困難,但是既然朝廷讓我們來管理這裡,那麼就說明了朝廷對我們的肯定,雖然前方是困難重重的,但是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做出一番功績來的。”李客麵帶微笑的說道:“明日開始,召集士兵,征伐附近的匪徒。”

“同時,將這些天發生的慘案,一件件的探查清楚了,要讓所有的人看到朝廷的律法,要讓這個混亂的地方,變成朗朗乾坤!”

……

長安城。

雪還在下著。

李泰終於是忍不住,帶著群妃去了驪山。

驪山這裡好啊,有溫泉,是最合適過冬的了。

至於太子則被留在了長安,繼續維護朝廷的運轉。

太子越來越熟悉政務了,所以李泰也不太擔憂。

反正這個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世界的。

未來,是屬於太子的。

李泰很是鬱悶,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居然老了。

哎,真的老了。

不服老,都不行啊。

太子坐在了皇帝的寶座上,看著群臣。

而群臣就當是沒有看見。

畢竟這種情況,在大唐太明顯了,而且這位皇帝向來都是比較的隨意的。

大家都知道,再過十幾年,這位太子應該要繼承皇位了。

自古以來皇帝和太子的身份都比較的特殊,既是父子也是競爭的關係,皇帝既想讓太子繼承自己的位置,但是又生怕太子太貪心了把自己乾掉了。

而太子雖然是儲君,但是卻有擔心自己的位置會被自己老爹某一天神經病了給廢了,畢竟在曆史上從太子成為皇帝的人確實是太少了。

從隋朝到現在,能夠成為一國之君的都不是太子,而且曆史上從太子成為皇帝的人,確實是太少了。

所以,曆史上不少的太子和皇帝的關係都不太好。

不但華夏是這種情況,國外也是這種情況。

然而,現在這位大唐的皇帝和太子的關係卻是太好了。

皇帝還曾經說過,隻要到了六十歲,他就退休,讓太子掌權。

這絕對是讓無數的太子羨慕無比的。

這個世界上的皇帝,哪裡有退休的人啊?

一個個都恨不得一生都當皇帝呢,有些人到了死,也不願意放權利。

曆史上唯一一個名義上放權利的人就是乾隆,這位寫出一片兩片三四片,一生寫了幾萬首詩卻沒有一首能夠流傳的皇帝再八十五歲的時候宣布退位,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

結果,還依然直到自己死翹翹了,才肯真正的放權。

所以,曆史上的皇帝,一般都是登基以後,一直到了死亡才退位的。

“諸位卿家,今日可有事要啟奏啊?”太子麵帶微笑的看著群臣,臉色帶著燦爛的笑容。

“殿下,在遠東的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雪災。”一名臣子站出來說道:“今年的冬季太冷了,故而這災情,有些嚴重。”

“嗯?”太子想了想,說道:“速速撥物資,運往災區,爭取做到不死一個人!”

“殿下放心,大雪剛剛下的時候,我們的物資已經運送到了庫頁省,雪災的消息傳來,我們的棉衣、棉襖、糧食已經運送往災區了。”鐘馗站出來,說道:“大唐有力量抵禦災情,爭取不凍死一個人!”

“大善。”太子很是高興,有這樣的賢臣,如何能夠不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