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績縣的資料, 何文靜之前在翰林院時也曾查過,隻是這麼一個偏僻小縣,能查到的資料不多, 基本都是以前各任縣令的治縣考核檔案,還有發生災害時請求賑濟的折子,更詳細的情況卻沒有了。
他看完縣衙內存放的所有縣誌又將績縣的山川地理圖打開, 開始認真查看地形分布情況。
這一看之下他也驚訝了。之前那驛丞和黃縣令都說過績縣多泥沼, 他雖然也曾看到過好幾塊, 不過多數隻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所以他並未在意。
可現在從這圖上來看,這泥沼地確實是每一塊都不大, 但是在績縣境內分布的數量卻很多, 幾乎是零星分布在了整個績縣區域之內且都是地勢平坦處。
再加上周邊多山,因此便造成可供百姓種植的土地十分稀少。
何文靜想起那黃色的土壤, 古人沒有化肥隻能使用牲畜糞便,祖祖輩輩耕種下來,確實是再好的地也隻能越來越貧瘠,莊稼產量也會越來越低。
這要怎麼辦呢?何文靜仰頭靠到椅背上思索起對策。
還沒等他想出辦法, 王青便說縣丞大人拜訪,他也隻好先把這事放到一邊, 到客廳去見汪縣丞。
汪縣丞戰戰兢兢坐在廳中, 心裡止不住叫苦。他此行正是被黃縣令派來打探情況的, 隻不過那送美人的提議明明是田主簿提的,卻要他來打探情況,這叫什麼事?
可偏偏他還不得不來,這交盤期還未到,縣中諸人仍舊為黃縣令管轄, 這幾年黃縣令拿大頭,他們也算跟著沾了點油星子,正有滿頭小辮子抓在對方手中,也隻好聽命行事。
正等得忐忑,便見何文靜從側門進來,趕緊起身行禮:“下官見過大人。”
“縣丞請坐。”何文靜在上首坐下,看他“不知汪大人找本官所為何事?”
汪縣丞見他臉色沉重,還以為是美人送過去惹了新任縣尊夫人不快,然後縣令夫人又找大人鬨了,因此越發猶猶豫豫不敢開口。
何文靜輕啜了口茶,打量了汪縣丞一眼,勾勾嘴角,衝他問道:“前日本官核算出來的庫糧差額已經報給了黃大人,不知黃大人準備如何處理?是直接以粟米補上還是用銀錢衝抵?”
“啊?這這”汪縣丞答不出來,因為黃縣令既沒打算補糧也沒打算補銀,他還等著那送去的美人吹枕邊風呢。
何文靜將茶碗放下,歎息道:“如今這交盤時間可是越來越近了,要是黃大人到期都沒給出個章程來,到時可能得在績縣多住幾天了。”
汪縣丞吞吞口水,覺得有冷汗從額頭上冒下來,忍了忍,還是小心翼翼開口試探道:“大人來績縣時間也不短了,不知住得習慣與否?黃大人當時聽說何大人隻帶了寥寥幾個仆人,怕大人生活上有什麼不便,因此送來了家中婢女,不知大人可見到了?”
何文靜垂下眼瞼,撣了撣衣袖上並不存在的灰塵,慢條斯理道:“哦~,你說那個小丫頭呀,我正想托你轉告黃大人,這小丫頭勤快得很,幫著我家廚娘摘菜燒火,那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啊?摘菜燒火?”汪縣丞愣愣的看著他,這麼個嬌滴滴的美人就成燒火丫頭了?
“是啊,我家中剛好缺個燒火丫頭,可巧黃大人竟然如此客氣,我實在感動。”何文靜看著他,似笑非笑,“因此本官想到交盤之期快到,黃大人卻還沒補上庫中缺漏,實在有些著急,隻是我不便催促,不如汪縣丞代為提醒一下如何?”
“這這這”汪縣丞有些懵,這他可怎麼交差?
“哦,對了。”何文靜似乎想起什麼,又朝他道:“聽說黃大人此次將往北地任縣令,不知汪縣丞可要一並前往?如果汪縣丞願意,本官可代為向吏部陳情。”
“大人?!”汪縣丞聽他這話大驚失色,“小人已在績縣當了半輩子縣丞,不願離開家鄉,還請大人明鑒!”
“哦?這樣嗎?”何文靜笑笑,“既是如此,汪縣丞還得儘快幫黃大人處理好公務才是,否則屆時黃大人無法離開,汪縣丞少不得也要跟著一起處理餘事,縣中事務耽擱不得,本官也不知到時能否找到像汪縣丞這樣能乾的人來幫本官的忙,實在惆悵得很啊。”
“對了。”何文靜見他瞪眼張嘴看著自己,又補充了一句,“不止汪縣丞,田主簿和劉典史聽說最近也忙著跟黃大人出謀劃策,還請汪縣丞代為轉達本官的意思,畢竟若是到時幾位都無法脫身,本官也怕到時縣中諸事周轉不開。”
縣衙的公職人員主要是“三班六房”,所謂“三班”即縣中衙役分類,如捕快“快班”,公堂上維持秩序的“皂班 ” ,還有做力差的“壯班”。而“六房”則是比對朝廷六部而設立的一縣管理機構,主要辦事人員為“胥吏”,或者稱為典吏。
而其下的六房中每一房又各有其他供職人員,像劊子手、仵作、穩婆或是如祭祀、典禮、解運、征稅等等各種各樣的職位統稱衙役。